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bis(cyclohexa-1,4-diyl)benzene | 129716-2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4-bis(cyclohexa-1,4-diyl)benzene
英文别名
Pentacyclo[10.2.2.24,7.02,11.03,8]octadeca-2(11),3(8),9-triene
1,2:3,4-bis(cyclohexa-1,4-diyl)benzene化学式
CAS
129716-24-1
化学式
C18H22
mdl
——
分子量
238.373
InChiKey
JKIMWULEDOMJB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5.5±37.0 °C(predicted)
  • 密度:
    1.103±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3,4-bis(cyclohexa-1,4-diyl)benzene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7%的产率得到9,10-Dibromopentacyclo[10.2.2.24,7.02,11.03,8]octadeca-2,8,10-tr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苯炔与两个双环[2.2.2]辛烯单元退火的反应
    摘要:
    邻氨基苯甲酸9和ö二溴苯14具有两个稠合的双环[2.2.2]辛烯单元合成为标题为苯炔前体3。通过捕获呋喃及其衍生物确认了3的生成。在不存在捕集剂的情况下,通过重氮化9生成的苯炔3生成了a啶酮12,而通过锂化14的锂化生成的苯并炔3生成了BCO退火的联苯11。如循环伏安法所示,HOMO 11的水平显着提高。
    DOI:
    10.1016/s0040-4039(97)00842-3
  • 作为产物:
    描述:
    顺式-1,2-二溴乙烯 、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1,2:3,4-bis(cyclohexa-1,4-di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经典 Mills-Nixon 效应电子密度阐明的 Tris-Annelated 苯供体的新合成和结构
    摘要:
    一种用于高产合成各种三-、双-和单-退火苯(以及环辛四烯)的通用方法是基于 Pd 催化偶联的三个(或四个)由 α,β- 组成的烯基单元二溴烯烃和α'-烯基格氏试剂全部在一个锅中进行。对三(双环戊基)-退火苯的特殊应用产生了高纯度的顺式异构体 1s;X 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与 Mills-Nixon 效应相关的芳香键交替。最重要的是,高质量 1s 晶体的有效合成使我们(第一次)能够对“香蕉型”畸变和各种芳香 C-C 的椭圆度(π 特性)进行精确的电子密度测量。键足以识别经典 Mills-Nixon 效应的电子起源。
    DOI:
    10.1021/ja980805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dical Cation and Dication of Fluorene Fully Annelated with Bicyclo[2.2.2]octene Units:  Importance of the Quinoidal Resonance Structure in the Cationic Fluorene
    作者:Tohru Nishinaga、Ryota Inoue、Akira Matsuura、Koichi Komatsu
    DOI:10.1021/ol026841n
    日期:2002.11.1
    annelated with bicyclo[2.2.2]octene units was newly synthesized and oxidized to stable cationic species. The structure of radical cation salt 1(.+)SbCl(6)(-)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while the first fluorene dication 1(2+)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and (13)C NMR at -80 degrees C.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a quinoidal structure to the
    新合成了与双环[2.2.2]辛烯单元完全退火的1,并氧化成稳定的阳离子物种。自由基阳离子盐1(。+)SbCl(6)(-)的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而第一基离子1(2+)的特征在于(1)H和(13)C NMR -80摄氏度。结合理论计算的结果,在1(。+)和1(2+)中都证明了醌型结构对共振杂化的重要贡献。[结构:见文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