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研究了一组转
氨酶对1-(4-
氯吡啶-2-基)烷-1-1-酮的
生物催化胺化。在与不同的(R)-和(S)-选择性转
氨酶反应中,已经研究了
吡啶-1-碳链上正-1-烷酮的链长的影响。因此,从多种前手性酮开始,以高纯度分离出对映纯胺。在一方面,优异的产率(从97至> 99%的转化率,高达93%的分离产率)和立体选择性的值(> 99%ee的两个对映体的胺)被发现为Ñ-1-链烷酮线性短链取代基,如乙酮或
丙酮。另一方面,只有当使用进化的酶,例如(R)-节杆菌的进化变体时,才可以接受更多受阻的底物。(ArRmut11-TA)。最初的常见结构特征是在
吡啶核的C-4位上存在
氯原子,该
氯原子可提高起始酮的反应性,从而为引入其他
化学官能团提供了额外的通用性,使其更加复杂和适用有机分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转
氨酶的底物特异性,通过改变
吡啶环上乙酰基的位置以及使用相关的
苯乙酮衍
生物,可以考虑其他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