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nitrophenyl)naphtho[1,2-d]oxazole | 3608-4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nitrophenyl)naphtho[1,2-d]oxazole
英文别名
2-(4-Nitrophenyl)benzo[e][1,3]benzoxazole
2-(4-nitrophenyl)naphtho[1,2-d]oxazole化学式
CAS
3608-45-5
化学式
C17H10N2O3
mdl
——
分子量
290.278
InChiKey
ZQVNJQWMBNDMR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nitrophenyl)naphtho[1,2-d]oxazole盐酸乙醇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2-(p-Aminophenyl)naphtho(2,1-d)oxazol
    参考文献:
    名称:
    Osman,A.M. et al.,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4, vol. 12, p. 48 - 5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硝基苯甲醇1-氨基-2-萘酚3-硝基吡啶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2%的产率得到2-(4-nitrophenyl)naphtho[1,2-d]ox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C2官能化的苯并恶唑,萘并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的有机催化氧化合成
    摘要:
    描述了一种有效的有机催化方法,用于将邻氨基苯酚,1-氨基-2-萘酚,邻氨基苯硫酚和邻苯二胺与醇进行环化,在需氧氧化条件下生成相应的苯并恶唑,萘并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该方法依赖于使用3-硝基吡啶作为唯一催化剂在好氧条件下将苄醇或肉桂醇原位转化为相应的醛。开发的协议不包括使用昂贵的金属如Ru,Pd和Cu作为催化剂和刺激性氧化剂。大量取代的邻氨基苯酚,1-氨基-2-萘酚,邻氨基苯硫酚和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耐受邻苯二胺,得到类似的苯并恶唑,萘并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根据控制实验已提出了机械方案。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叔丁氧基碱的自氧化可产生t BuOOH的催化量,这对成功完成所开发的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描述的方法被扩展以产生广泛的衍生物,分离的产率高达96%。
    DOI:
    10.1016/j.tetlet.2018.12.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acile Protocols towards C2-Arylated Benzoxazoles using Fe(III)-Catalyzed C(sp 2-H) Functionalization and Metal-Free Domino Approach
    作者:Chandi Malakar、Nagaraju Vodnala、Raghuram Gujjarappa、Arup Kabi、Mohan Kumar、Uwe Beifuss
    DOI:10.1055/s-0037-1609718
    日期:2018.7
    Considering their grow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discovery research, the facile and convenient approaches towards the preparation of 2-aryl benzoxazole derivatives have been described. The transformation is accomplished by using Fe(III)-catalyzed C–H activation of benzoxazoles with boronic acids to obtain a wide range of C2-arylated benzoxazoles in high yields. The developed
    考虑到他们在药物化学和药物发现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已经描述了制备 2-芳基苯并恶唑衍生物的简便方法。该转化是通过使用 Fe(III) 催化的苯并恶唑与硼酸的 C-H 活化来实现的,从而以高产率获得范围广泛的 C2-芳基化苯并恶唑。开发的方法排除了作为副产物的自偶联化合物的形成。另一方面,产物的合成也是通过无金属多米诺协议通过 1-亚硝基-2-萘酚和苯乙酮在 Cs2CO3 作为碱存在下使用催化量的 CBr4 进行反应来实现的。设计的串联方法避免使用预活化的 α-卤代酮作为底物。
  • Cyclization of α-Oxo-oximes to 2-Substituted Benzoxazoles
    作者:Alan R. Katritzky、Zuoquan Wang、C. Dennis Hall、Novruz G. Akhmedov、Aleksandr A. Shestopalov、Peter J. Steel
    DOI:10.1021/jo026771y
    日期:2003.11.1
    Reactions of oximes 9, 17, and 19 with electrophiles 15a-f and 24 in the presence of anhydrous potassium carbonate or triethylamine give 2-substituted condensed ring oxazoles 10, 16a-c, 18a-d, 20a-c, and 25 in a new general route to these compounds.
    在无水碳酸钾或三乙胺的存在下,肟9、17和19与亲电体15a-f和24的反应在乙腈中得到2-取代的稠环恶唑10、16a-c,18a-d,20a-c和25。这些化合物的新通用路线。
  •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nitrosonaphthols to 3-aroylazindines. Novel syntheses of substituted naphtho[1,2-<i>d</i>]oxazoles and naphtho[2,1-<i>d</i>]oxazoles
    作者:J. W. Lown、J. P. Moser
    DOI:10.1139/v70-371
    日期:1970.7.15
    A series of 3-aroyl-2-arylaziridines underwent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in both orientations to the nitrogen–oxygen bond of 1-nitroso-2-naphthol. Spontaneous 1,3-cleavage of the intermediate oxadiazolidines to nitrones and cyclodehydration of the latter afforded both 2-aryl- and 2-aroylnaphtho-[1,2-d]oxazoles in good yiel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ction received confirmation by independent
    一系列 3-aroyl-2-arylaziridines 与 1-nitroso-2-naphthol 的氮氧键发生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中间体恶二唑烷自发 1,3-裂解为硝酮,后者环化脱水以良好的产率得到 2-芳基-和 2-芳酰基萘-[1,2-d] 恶唑。反应的解释得到了几种 2-芳酰基萘并 [1,2-d] 恶唑的独立、明确合成的确认。
  • Abbady,M.A.,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79, vol. 17, p. 450 - 453
    作者:Abbady,M.A.
    DOI:——
    日期:——
  • ABBADY M. A., INDIAN J. CHEM., 1979, B 17, NO 5, 450-453
    作者:ABBADY M.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