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cetyl-5-isobutylpyrrolidine-2,4-dione | 776-2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cetyl-5-isobutylpyrrolidine-2,4-dione
英文别名
3-Acetyl-5-isobutyl-tetraminsaeure;3-Acetyl-5-(2-methylpropyl)pyrrolidine-2,4-dione
3-acetyl-5-isobutylpyrrolidine-2,4-dione化学式
CAS
776-26-1
化学式
C10H15NO3
mdl
——
分子量
197.234
InChiKey
UTUYNFPDCDQSS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63.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戊醛 在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气 、 magnesium sulfate 、 异氰酸苯酯三乙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1.01h, 生成 3-acetyl-5-isobutylpyrrolidine-2,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硝基曼尼希反应和分子内1,3-偶极环加成途径为酰基吡咯烷酮:合成四乙酸和(+)-laccarin
    摘要:
    开发了通过硝基-曼尼希反应,然后分子内的一氧化氮与炔烃进行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形成酰基吡咯烷酮的有效合成途径。以醛,2-炔基酰胺和硝基甲烷为碳源,通过五个步骤完成了亮氨酸衍生的四酸和天然四酰亚胺(+)-laccarin的合成。
    DOI:
    10.1016/j.tetlet.2018.05.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tro-Mannich reaction and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oute to acylpyrrolidinones: Synthesis of a tetramic acid and (+)-laccarin
    作者:Ryo Katsuta、Hiroki Ichijo、Ginka Oouchi、Arata Yajima、Ken Ishigami、Tomoo Nukada
    DOI:10.1016/j.tetlet.2018.05.014
    日期:2018.6
    pathway to acylpyrrolidinones via a nitro-Mannich reaction, followed by the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 nitrile oxide to an alkyne was developed. The syntheses of a leucine-derived tetramic acid and natural tetramide (+)-laccarin were achieved in five steps using aldehydes, 2-alkynamides and nitromethane as the carbon sources.
    开发了通过硝基-曼尼希反应,然后分子内的一氧化氮与炔烃进行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形成酰基吡咯烷酮的有效合成途径。以醛,2-炔基酰胺和硝基甲烷为碳源,通过五个步骤完成了亮氨酸衍生的四酸和天然四酰亚胺(+)-laccarin的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