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ntatriacont-17-ene | 6971-4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ntatriacont-17-ene
英文别名
17-pentatriacontene;Pentatriacont-17-en
pentatriacont-17-ene化学式
CAS
6971-40-0
化学式
C35H70
mdl
——
分子量
490.941
InChiKey
BLCUZCCTSBVFS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54.0±17.0 °C(Predicted)
  • 密度:
    0.81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2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3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SDS

SDS:bdbe1fbd2ec82910dc5218de5fdd3250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7-Pentatriaconte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490.91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42 - 52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67 °C 在 1 hPa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8-chloro-pentatriacontane 在 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生成 pentatriacont-17-ene
    参考文献:
    名称:
    Gruen; Ulbrich; Krczil, Angewandte Chemie, 1926, vol. 39, p. 42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Peak Bone Mass in Young Men and Women
    作者:Fiona E. A. Mcguigan、Liam Murray、Alison Gallagher、George Davey‐Smith、Charlotte E. Neville、Rob Van't Hof、Colin Boreham、Stuart H. Ralston
    DOI:10.1359/jbmr.2002.17.7.1273
    日期:2002.7
    Peak bone mass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 in later life. Previous work has suggested that genetic, intrauterin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ll contribute to the regulation of bone mass, but the ways in which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do so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bone mass and polymorphisms of the vitamin D receptor (VDR), estrogen receptor (ER) α, and collagen type Iα1 (COLIA1) genes in relation to other factors such as birth weight, lifestyle diet, and exercise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of 216 women and 244 men in their early 20s.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ody weight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women, accounting for 16.4% of the variance in spine BMD and 8.4% of the variance in femoral neck BMD. Other significant predictors were VDR genotype (3.8%)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1.6%) at the spine and vitamin D intake (3.4%) and ER genotype (3.4%) at the femoral neck. Physical activity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BMD in men, accounting for 6.7% of the variance at the spine and 5.1% at the hip. Other significant predictors were body weight (5%) and ER PvuII genotype (2.8%) at the spine and weight (3.4%) and alcohol intake (2%) at the femoral neck. Birth weight was not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BMD at either site but COLIA1 genotyp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birth weight in women, accounting for 4.3% of the variance. We conclude that peak bone mass is regulated by an overlapping but distinct set of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influences that differ in men and women. However, much of the variance in BMD was unexplained by the variables studied here, which suggests that either most of the genes that regulate BMD remain to be discovered or major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BMD exist that have not yet been identified.
    峰值骨量是晚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先前的研究表明,遗传、子宫内和环境因素都有助于骨量的调节,但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峰值骨量与维生素 D 受体 (VDR)、雌激素受体 (ER) α 和 I 型胶原蛋白 α1 (COLIA1) 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因素(如出生体重、生活方式饮食)的关系。 ,并在一个由 216 名 20 岁出头的女性和 244 名男性组成的人群中进行锻炼。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是女性骨矿物质密度 (BMD) 的最强预测因子,占脊柱 BMD 方差的 16.4%,占股骨颈 BMD 方差的 8.4%。其他重要的预测因素是脊柱的 VDR 基因型 (3.8%) 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1.6%),以及股骨颈的维生素 D 摄入量 (3.4%) 和 ER 基因型 (3.4%)。体力活动是男性 BMD 的最强预测因素,脊柱方差占 6.7%,髋关节方差占 5.1%。其他重要的预测因素包括脊柱的体重 (5%) 和 ER PvuII 基因型 (2.8%),以及股骨颈的体重 (3.4%) 和酒精摄入量 (2%)。出生体重并不是任一部位 BMD 的显着预测因子,但 COLIA1 基因型显着预测女性的出生体重,占方差的 4.3%。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峰值骨量受到一组重叠但截然不同的环境和遗传影响的调节,这些影响在男性和女性中有所不同。然而,这里研究的变量无法解释 BMD 的大部分差异,这表明要么大多数调节 BMD 的基因仍有待发现,要么存在尚未确定的对 BMD 的主要环境影响。
  • Gruen; Ulbrich; Krczil, Angewandte Chemie, 1926, vol. 39, p. 424
    作者:Gruen、Ulbrich、Krczi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