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环己醇-D11 | 93131-17-0

中文名称
环己醇-D11
中文别名
环己烷基-d<sub>11</sub>-醇;环己烷基-d11-醇
英文名称
cyclohexanol-d11
英文别名
Cyclohexan-d11-ol;1,2,2,3,3,4,4,5,5,6,6-undecadeuteriocyclohexan-1-ol
环己醇-D11化学式
CAS
93131-17-0
化学式
C6H12O
mdl
——
分子量
111.073
InChiKey
HPXRVTGHNJAIIH-KAFHOZL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22 °C(lit.)
  • 沸点:
    160-161 °C(lit.)
  • 密度:
    1.052 g/mL at 25 °C
  • 闪点:
    68 °C
  • 溶解度:
    溶于氯仿、DMSO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20/22,R37/38

SDS

SDS:22c2726f0fe2b29238066fe1d3216e5a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环己烷基-d11-醇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Cyclohexyl alcohol-d11
Cyclohexyl alcohol-d11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4)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4)
皮肤刺激 (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7 可燃液体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32 吸入有害。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yclohexyl alcohol-d11
别名
Cyclohexyl alcohol-d11
: C6D11HO
分子式
: 111.2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yclohexan-d11-ol
-
CAS 号 93131-17-0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长期或频繁接触会导致:, 头痛, 恶心, 发抖, 不配,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防范蒸汽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CAS 号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Cyclohexan-d11-ol 93131-17-0 PC- 10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皮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0 - 22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60 - 161 °C - lit.
g) 闪点
68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52 g/mL 在 25 °C1.052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长期或频繁接触会导致:, 头痛, 恶心, 发抖, 不配,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此易爆炸产品可以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环己烷-d11是一种氘标记的1-环己烷[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环己醇-D11aluminum oxide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2%的产率得到环己酮-d10
    参考文献:
    名称:
    Mukumoto, Mamoru; Mashimo, Takuya; Tsuzuki, Hirohisa,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 Part S, 1995, # 10, p. 412 - 413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全氘代环己烷双氧水 、 C17H29F6FeN5O6S2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环己醇-D11
    参考文献:
    名称:
    空间位阻对 FeV(O)(OH) 互变异构体在立体特异性 C-H 羟基化反应中反应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
    两个新的四齿 N4 配体 ( L N4 ), L N4 = Me2,Me2 PyzTACN (1-(2-(3,5-dimethyl-1 H -pyrazol-1-yl)ethyl)-4,7-dimethyl-1, 4,7-三氮杂环壬烷)和Me2,Me ImTACN (1-((1-甲基-1H-咪唑-1-基)甲基)-4,7-二甲基-1,4,7-三氮杂环壬烷)已被合成并它们相应的 Fe( II ) 配合物 [Fe II ( Me2,Me2 PyzTACN )(CF 3 SO 3 ) 2 ], 1 Pz和 [Fe II ( Me2,Me ImTACN )(CF3 SO 3 ) 2 ], 1 Im已被制备和表征。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配合物1 Pz和1 Im以优异的效率催化烷烃 C-H 键的羟基化。C-H 羟基化的高 H/D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值、金刚烷氧化中的大归一化叔/仲 C-H (C3/C2)
    DOI:
    10.1039/d2dt00725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 of Ni-Catalyzed Oxidations of Unactivated C(sp<sup>3</sup>)–H Bonds
    作者:Yehao Qiu、John F. Hartwig
    DOI:10.1021/jacs.0c09157
    日期:2020.11.11
    of ligands, the formation of carbon-centered radicals with long lifetimes,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mCPBA in the presence of Ni complexes suggest that the reaction occurs through free alkyl radicals. Selectivity on model substrates and deuterium-labeling experiments imply that the m-chlorobenzoyloxy radical derived from mCPBA cleaves C-H bonds in the alkane to form an alkyl radical, which subsequently
    在温和的条件下,间氯过苯甲酸 (mCPBA) 对未活化烷烃的镍催化氧化,包括聚乙烯的氧化,周转率很高,但这种转变的机制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已提出推定的高价镍-氧代或镍-氧基中间体来裂解 C-H 键,但对此类复合物的几项研究并未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对未活化的 C(sp3)-H 键的这种反应性。我们报道了 mCPBA 对 Ni 催化的未活化 C-H 键氧化的机理研究。缺乏配体的作用,形成具有长寿命的碳中心自由基,以及在 Ni 配合物存在下 mCPBA 的分解,表明该反应是通过游离烷基自由基发生的。对模型底物和氘标记实验的选择性意味着,源自 mCPBA 的间氯苯甲酰氧基自由基裂解烷烃中的 C-H 键以形成烷基自由基,随后与 mCPBA 反应以获得醇产物并再生芳氧基自由基。这种自由基链机制表明 Ni 不会像以前提出的那样裂解 C(sp3)-H 键;相反,它催化 mCPBA 分解形成芳基自由基。
  • An Iron(III)-Monoamidate Complex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xylation of Alkane CH Bond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作者:Yutaka Hitomi、Kengo Arakawa、Takuzo Funabiki、Masahito Kodera
    DOI:10.1002/anie.201108933
    日期:2012.4.2
    Selective oxid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title reaction (see scheme) is caused by the strong electron donation from the amidate moiety of the dpaq ligand to the iron center (dpaq=2‐[bis(pyridin‐2‐ylmethyl)]amino‐N‐quinolin‐8‐yl‐acetamidate). This process facilitates the OO bond heterolysis of the intermediate FeIIIOOH species to generate a selective oxidant without forming highly reactive hydroxyl
    选择性氧化:标题反应的成功(参见方案)是由dpaq配体的mid酰胺部分向铁中心的强电子给予(dpaq = 2- [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N引起的-喹啉-8-乙酰氨基乙酸)。此过程促进中间Fe III OOH物种的OO键杂化反应,生成选择性氧化剂,而不会形成高反应性羟基。
  • Evidence that steric factors modulate reactivity of tautomeric iron–oxo species in stereospecific alkane C–H hydroxylation
    作者:Mainak Mitra、Julio Lloret-Fillol、Matti Haukka、Miquel Costas、Ebbe Nordlander
    DOI:10.1039/c3cc47830k
    日期:——
    A new iron complex mediates stereospecific hydroxylation of alkyl C-H bond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exhibiting excellent efficiency. Isotope labelling studie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relative reactivity of tautomerically related oxo-iron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C-H hydroxylation reaction is dominated by steric factors.
    一种新的铁络合物介导过氧化氢与烷基CH键的立体定向羟基化,具有出色的效率。同位素标记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负责CH羟基化反应的互变异构相关氧代铁物种的相对反应性受空间因素支配。
  • Alkane Hydroxylation by a Nonheme Iron Catalyst that Challenges the Heme Paradigm for Oxygenase Action
    作者:Anna Company、Laura Gómez、Mireia Güell、Xavi Ribas、Josep M. Luis、Lawrence Que,、Miquel Costas
    DOI:10.1021/ja077761n
    日期:2007.12.1
    nonheme iron catalyst 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kanes with H2O2 with remarkable efficiency and exhibiting an unprecedented high incorporation of water into the oxidized products. The present results challenge the canonical description of oxygenases, the standard oxo-hydroxo tautomerism that applies to heme systems and serves as a precedent for alternative pathways for the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一种非血红素铁催化剂催化 H2O2 对烷烃进行立体选择性氧化,具有显着的效率,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水掺入氧化产物。目前的结果挑战了对加氧酶的规范描述,即适用于血红素系统的标准氧合-羟基互变异构现象,并作为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氧化碳氢化合物的替代途径的先例。
  • Ruthenium-Catalyzed Oxidation of Alkanes with <i>tert</i>-Butyl Hydroperoxide and Peracetic Acid
    作者:Shun-Ichi Murahashi、Naruyoshi Komiya、Yoshiaki Oda、Toshiyuki Kuwabara、Takeshi Naota
    DOI:10.1021/jo001348f
    日期:2000.12.1
    The ruthenium-catalyzed oxidation of alkanes with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and peracetic aci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s and alcohols highly efficiently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former catalytic system, RuCl(2)(PPh(3))(3)-t-BuOOH, is preferable to the oxidation of alkylated arenes to give aryl ketones. The latter system, Ru/C-CH(3)CO(3)H, is suitable especially for the synthesis of ketones and
    在室温下,钌用氢过氧化叔丁基和过氧乙酸催化的烷烃氧化反应可高效地产生相应的酮和醇。前者的催化体系RuCl(2)(PPh(3))(3)-t-BuOOH比氧化烷基化的芳烃更可产生芳基酮。后一种体系Ru / C-CH(3)CO(3)H特别适用于从烷烃合成酮和醇。在室温下,钌在三氟乙酸/ CH(2)Cl(2)中用CH(3)CO(3)H催化钌催化的环己烷氧化,得到三氟乙酸环己酯和环己酮,其转化率为90%,选择性为90%(85:15) 。机理研究表明,碳氢化合物的这些催化氧化涉及氧代钌物种作为关键中间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