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当量的存在下,酸催化的环状
缩酮的形成与一系列羟烷基环状烯醇醚的
水解反应。H 2 O的生成,酸催化的环状
缩酮的形成(与上述
缩酮相同)与在4当量存在的情况下一系列混合的戊4烯基羟烷基
缩酮与N-
溴代琥珀
酰亚胺的
甲醇分解反应。MeOH导致相同的结果:分子内环化过程发生的速率与分子间H 2 O或MeOH攻击的速率相似,而与环化形成的环(五元,六元或七元)的大小无关。这些结果可以通过以下事实来解释,即由于立体电子效应而对sp 2施加了扭转应变杂化的O原子,随着羟烷基链长度的增加,环化活化焓降低(环化的容易度:7> 6> 5),而熵因子有利于环化反应的逆向(环化的容易度:5> 6) > 7)。使用半经验哈密顿量
AM1检查了各种反应途径,获得的结果证实,大环的形成在焓上比导致小环的环化过程更受青睐(环化的容易程度:7>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