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4-phenyl-2-[2-(2,4,8,10-tetratert-butylbenzo[d][1,3,2]benzodioxaphosphepin-6-yl)oxypropan-2-yl]-4,5-dihydro-1,3-oxazole | 1225431-7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4-phenyl-2-[2-(2,4,8,10-tetratert-butylbenzo[d][1,3,2]benzodioxaphosphepin-6-yl)oxypropan-2-yl]-4,5-dihydro-1,3-oxazole
英文别名
——
(4S)-4-phenyl-2-[2-(2,4,8,10-tetratert-butylbenzo[d][1,3,2]benzodioxaphosphepin-6-yl)oxypropan-2-yl]-4,5-dihydro-1,3-oxazole化学式
CAS
1225431-70-8
化学式
C40H54NO4P
mdl
——
分子量
643.847
InChiKey
SUTFBFPLXWEZMU-JGCGQSQ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46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5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改进的亚磷酸酯-恶唑啉配体,用于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
    摘要:
    包含烷基主链的Pd /亚磷酸酯-恶唑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通过仔细选择配体的烷基主链和恶唑啉上的取代基以及亚磷酸亚芳基酯的构型,可获得高活性(TOF> 8000 mol底物×(mol Pd×h)-1)和具有多种C-,O-和N-亲核试剂(总共73个取代产物)的许多受阻和不受阻底物均实现了出色的对映选择性(ee高达99%)。此外,对关键的Pd-烯丙基配合物的DFT和NMR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验观察到的优异对映选择性的起源。Pd /亚磷酸酯-恶唑啉催化剂的有用应用已通过许多具有手性立体中心的手性碳环的合成,通过涉及Pd-烯丙基取代和1,6-烯炔环化或Pauson-Khand烯炔环化的简单顺序反应得到了证明。
    DOI:
    10.1021/acscatal.9b01166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池中的亚芳基亚磷酸酯-恶唑啉配体:非对称Pd催化的Heck反应的高效模块化配体
    摘要:
    容易获得的高度模块化库亚磷酸酯恶唑啉配位体L1 - L21 一个-克已成功应用于热和微波条件下几种底物和三氟甲磺酸酯的不对称Pd催化的Heck反应。该配体库包含三个主要的配体结构,这些配体结构是通过对该方法开发的最成功的配体家族之一的系统修饰而设计的。在研究这三个配体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的同时,我们还评估了在这些配体结构中修饰几个配体参数的效果。这些配体在将手性信息转移到产物中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正确选择配体组分来调节。Heck偶联产物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均具有出色的活性(转化率:在10分钟内> 100%),区域选择性(> 99%)和对映选择性(> 99%) ee)。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几分钟内即可实现完全转化),区域和对映体选择性仍然极佳。
    DOI:
    10.1002/chem.2009027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Improved Class of Phosphite-Oxazoline Ligands for Pd-Catalyzed Ally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作者:Maria Biosca、Joan Saltó、Marc Magre、Per-Ola Norrby、Oscar Pàmies、Montserrat Diéguez
    DOI:10.1021/acscatal.9b01166
    日期:2019.7.5
    for generation of Pd/phosphite-oxazoline catalysts containing an alkyl backbone chain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d-catalyzed ally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By carefully selecting the substituents at both the alkyl backbone chain and the oxazoline of the ligand, as well a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biaryl phosphite group, high activities (TOF > 8000 mol substrate × (mol Pd × h)−1) and excellent
    包含烷基主链的Pd /亚磷酸酯-恶唑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通过仔细选择配体的烷基主链和恶唑啉上的取代基以及亚磷酸亚芳基酯的构型,可获得高活性(TOF> 8000 mol底物×(mol Pd×h)-1)和具有多种C-,O-和N-亲核试剂(总共73个取代产物)的许多受阻和不受阻底物均实现了出色的对映选择性(ee高达99%)。此外,对关键的Pd-烯丙基配合物的DFT和NMR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验观察到的优异对映选择性的起源。Pd /亚磷酸酯-恶唑啉催化剂的有用应用已通过许多具有手性立体中心的手性碳环的合成,通过涉及Pd-烯丙基取代和1,6-烯炔环化或Pauson-Khand烯炔环化的简单顺序反应得到了证明。
  • Biaryl Phosphite-Oxazoline Ligands from the Chiral Pool: Highly Efficient Modular Ligands for the Asymmetric Pd-Catalyzed Heck Reaction
    作者:Javier Mazuela、Oscar Pàmies、Montserrat Diéguez
    DOI:10.1002/chem.200902777
    日期:2010.3.15
    A highly modular library of readily available phosphite–oxazoline ligands L1–L21 a–g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asymmetric Pd‐catalyzed Heck reactions of several substrates and triflates under thermal and microwave conditions. This ligand library contains three main ligand structures that have been designed by systematic modific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ligand families developed for
    容易获得的高度模块化库亚磷酸酯恶唑啉配位体L1 - L21 一个-克已成功应用于热和微波条件下几种底物和三氟甲磺酸酯的不对称Pd催化的Heck反应。该配体库包含三个主要的配体结构,这些配体结构是通过对该方法开发的最成功的配体家族之一的系统修饰而设计的。在研究这三个配体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的同时,我们还评估了在这些配体结构中修饰几个配体参数的效果。这些配体在将手性信息转移到产物中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正确选择配体组分来调节。Heck偶联产物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均具有出色的活性(转化率:在10分钟内> 100%),区域选择性(> 99%)和对映选择性(> 99%) ee)。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几分钟内即可实现完全转化),区域和对映体选择性仍然极佳。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