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diphenylphosphoryl)methyl)-1,3,4,6-tetramethylindolin-2-one | 1574518-8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diphenylphosphoryl)methyl)-1,3,4,6-tetramethylindolin-2-one
英文别名
3-(Diphenylphosphorylmethyl)-1,3,4,6-tetramethylindol-2-one;3-(diphenylphosphorylmethyl)-1,3,4,6-tetramethylindol-2-one
3-((diphenylphosphoryl)methyl)-1,3,4,6-tetramethylindolin-2-one化学式
CAS
1574518-80-1
化学式
C25H26NO2P
mdl
——
分子量
403.461
InChiKey
BKQVTLHLSOBOD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3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3,5-dimethylphenyl)-N-methylmethacrylamide 、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在 di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 (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双[(2-吡啶基)苯基]铱(III)六氟磷酸盐 、 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64%的产率得到3-((diphenylphosphoryl)methyl)-1,3,4,6-tetramethylindol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由基CP和CC键形成的异氰酸酯和N-芳基丙烯酰胺与二苯基膦氧化物的可见光级联反应
    摘要:
    有效的光氧化还原介导的二苯基氧化膦与三种类型的自由基受体的串联磷酸化/环化反应可通过形成C–P和C–C形成含P(O)Ph 2的菲啶,异喹啉和吲哚-2-酮债券。使用[Ir(ppy)2(dtbpy)] PF 6(1 mol%)作为催化剂,使用CsF或Cs 2 CO 3作为碱,使用K 2 S 2 O 8作为氧化剂。在室温下可以耐受一系列官能团。产生了中等至良好的产量。
    DOI:
    10.1021/acs.orglett.6b024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sible-Light-Induced Cascade Reaction of Isocyanides and <i>N</i>-Arylacrylamides with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via Radical C–P and C–C Bond Formation
    作者:Chun-Xiao Li、De-Shuang Tu、Rui Yao、Hong Yan、Chang-Sheng Lu
    DOI:10.1021/acs.orglett.6b02413
    日期:2016.10.7
    An effective photoredox-mediated tandem phosphorylation/cyclization reaction of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with three types of radical acceptors leads to P(O)Ph2-containing phenanthridines, isoquinolines, and indolin-2-ones by formation of both C–P and C–C bonds. [Ir(ppy)2(dtbpy)]PF6 (1 mol %)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CsF or Cs2CO3 as the base, and K2S2O8 as the oxidant. A series of functional groups
    有效的光氧化还原介导的二苯基氧化膦与三种类型的自由基受体的串联磷酸化/环化反应可通过形成C–P和C–C形成含P(O)Ph 2的菲啶,异喹啉和吲哚-2-酮债券。使用[Ir(ppy)2(dtbpy)] PF 6(1 mol%)作为催化剂,使用CsF或Cs 2 CO 3作为碱,使用K 2 S 2 O 8作为氧化剂。在室温下可以耐受一系列官能团。产生了中等至良好的产量。
  • 10.1039/d4gc00918e
    作者:Zhang, Yu-Jie、Wang, Xue-Song、Cao, Jian、Xu, Li-Wen
    DOI:10.1039/d4gc00918e
    日期:——
    Carbon–phosphorus bond form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synthetic chemistry. A versatile strategy for the formation of carbon–phosphorus bonds involves the addition of phosphorus radicals to π-systems. However, the generation methods of phosphorus radicals are primarily restricted to homolytic cleavage of phosphorus–hydrogen bonds with excess peroxides or toxic metal salts as oxidants. Herein, we
    碳磷键的形成在合成化学中非常重要。形成碳-磷键的通用策略是将磷自由基添加到π-系统中。然而,磷自由基的产生方法主要限于用过量过氧化物或有毒金属盐作为氧化剂均裂磷氢键。在此,我们介绍了一种光诱导钯催化磷自由基生成方法,使用廉价且易于获得的 Cl-氧化膦和 Cl-磷酸盐作为磷自由基前体。该策略的关键步骤在于在可见光照射下用激发的钯配合物还原激活磷-氯键。 EPR 光谱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了磷自由基的参与。基于这种策略,氧膦基和膦酰基都可以通过自由基介导的碳磷键形成,区域特异性地掺入简单烯烃和杂芳族化合物中。此外,还实现了烯烃的碳磷双官能化以提供磷酸化的羟吲哚。
  • Metal-free oxidative arylphosphination of activated N-substituted-N-arylacrylamide derivatives using K2S2O8
    作者:Ya-Min Li、Yuehai Shen、Kwen-Jen Chang、Shang-Dong Yang
    DOI:10.1016/j.tet.2014.01.065
    日期:2014.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