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gallocatechin-(4α->6)-epigallocatechin | 135821-6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allocatechin-(4α->6)-epigallocatechin
英文别名
(2S,3S)-2-(3,4,5-trihydroxyphenyl)-6-[(2R,3S,4R)-3,5,7-trihydroxy-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2H-chromen-4-yl]-3,4-dihydro-2H-chromene-3,5,7-triol
gallocatechin-(4α->6)-epigallocatechin化学式
CAS
135821-63-5
化学式
C30H26O14
mdl
——
分子量
610.528
InChiKey
ZBDVURIHQLTXMS-YAMIIUM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4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261
  • 氢给体数:
    12
  • 氢受体数:
    1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gallocatechin-(4α->6)-epigallocatechin苄硫醇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8 mg的产率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巴豆的多酚化合物
    摘要:
    巴豆的血红色汁液被发现含有原花青素作为主要成分,占干重的 90%。除了 (+)-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二聚体原花青素 B-1 和 B-4 外,还分离了五种新型二聚体和三聚体,并将其表征为儿茶素-( 4α→8)-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4α→8)-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4α→6)-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4α→8)-没食子儿茶素-(4α→8)-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4α→) 8)-没食子儿茶素-(4α→8)-表没食子儿茶素。还获得了更高的低聚物。已开发出一种将化学降解与 1 H NMR 光谱相结合的新程序,用于测定低聚/聚合原花色素的组成和分子大小。树液低聚物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 4,5-6 和 6-7,Mr 高达 2130。各种黄烷的存在清楚地表明了低聚物的异质性。 3-ols 作为扩展和终端单元。在低聚物中观察到异常高含量的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
    DOI:
    10.1016/0031-9422(91)8506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phenolic compounds from Croton lechleri
    作者:Y. Cai、F.J. Evans、M.F. Roberts、J.D. Phillipson、M.H. Zenk、Y.Y. Gleba
    DOI:10.1016/0031-9422(91)85063-6
    日期:1991.1
    The blood-red sap of Croton lechleri was found to contain proanthocyanidins as major constituents which accounted for up to 90% of the dried weight. In addition to (+)-catechin, (−)-epicatechin, (+)-gallocatechin, (−)-epigallocatechin and dimeric procyanidins B-1 and B-4, five novel dimers and trimers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as catechin-(4α→8)- epigallocatechin, gallocatechin-(4α→8)-epicatechin
    巴豆的血红色汁液被发现含有原花青素作为主要成分,占干重的 90%。除了 (+)-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二聚体原花青素 B-1 和 B-4 外,还分离了五种新型二聚体和三聚体,并将其表征为儿茶素-( 4α→8)-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4α→8)-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4α→6)-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4α→8)-没食子儿茶素-(4α→8)-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4α→) 8)-没食子儿茶素-(4α→8)-表没食子儿茶素。还获得了更高的低聚物。已开发出一种将化学降解与 1 H NMR 光谱相结合的新程序,用于测定低聚/聚合原花色素的组成和分子大小。树液低聚物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 4,5-6 和 6-7,Mr 高达 2130。各种黄烷的存在清楚地表明了低聚物的异质性。 3-ols 作为扩展和终端单元。在低聚物中观察到异常高含量的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