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N-(2,6-diisopropylphenyl)]-9-perylenyl-3,4-dicarboximide)-4,3'-dihexyl-2,2'-bithiophene | 850881-1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N-(2,6-diisopropylphenyl)]-9-perylenyl-3,4-dicarboximide)-4,3'-dihexyl-2,2'-bithiophene
英文别名
16-[2,6-Di(propan-2-yl)phenyl]-5-[3-hexyl-5-(3-hexylthiophen-2-yl)thiophen-2-yl]-16-azahexacyclo[12.6.2.12,6.011,21.018,22.010,23]tricosa-1(20),2,4,6,8,10(23),11(21),12,14(22),18-decaene-15,17-dione
5-([N-(2,6-diisopropylphenyl)]-9-perylenyl-3,4-dicarboximide)-4,3'-dihexyl-2,2'-bithiophene化学式
CAS
850881-13-9
化学式
C54H55NO2S2
mdl
——
分子量
814.168
InChiKey
FVHWVSRSPOYDH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0-121 °C(Solv: dichloromethane (75-09-2); ligroine (8032-32-4))
  • 密度:
    1.19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2
  • 重原子数:
    59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93.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N-(2,6-diisopropylphenyl)]-9-perylenyl-3,4-dicarboximide)-4,3'-dihexyl-2,2'-bithiophene 在 mercury caproate 、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7%的产率得到5-([N-(2,6-diisopropylphenyl)]-9-perylenyl-3,4-dicarboximide)-4,3'-dihexyl-5'-iodo-2,2'-bithiop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Dye-functionalized head-to-tail coupled oligo(3-hexylthiophenes)—perylene–oligothiophene dyads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摘要:
    一系列新型供体-受体系统,由头对头耦合的3-己基噻吩寡聚物与芘单酰亚胺共价连接而成,被详细描述。这些混合分子因噻吩单元长度不同,从一噻吩至八噻吩,通过高效钯催化的Negishi和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在良好至极佳的产率下成功合成。这些化合物的光学和电化学特性已被测定,并基于这一系列结构-性质关系得以建立,为光伏器件的制造提供了关键信息。由于合成的芘基-噻吩寡聚物在300至550纳米之间具有高吸收能力,且芘受体的荧光几乎完全猝灭,它们满足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DOI:
    10.1039/b414817g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ye-functionalized head-to-tail coupled oligo(3-hexylthiophenes)—perylene–oligothiophene dyads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摘要:
    一系列新型供体-受体系统,由头对头耦合的3-己基噻吩寡聚物与芘单酰亚胺共价连接而成,被详细描述。这些混合分子因噻吩单元长度不同,从一噻吩至八噻吩,通过高效钯催化的Negishi和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在良好至极佳的产率下成功合成。这些化合物的光学和电化学特性已被测定,并基于这一系列结构-性质关系得以建立,为光伏器件的制造提供了关键信息。由于合成的芘基-噻吩寡聚物在300至550纳米之间具有高吸收能力,且芘受体的荧光几乎完全猝灭,它们满足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DOI:
    10.1039/b414817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