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4-chlorophenyl)-2-phenylthiazole | 1000029-0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4-chlorophenyl)-2-phenylthiazole
英文别名
5-(4-Chlorophenyl)-2-phenyl-1,3-thiazole;5-(4-chlorophenyl)-2-phenyl-1,3-thiazole
5-(4-chlorophenyl)-2-phenylthiazole化学式
CAS
1000029-09-3
化学式
C15H10ClNS
mdl
——
分子量
271.77
InChiKey
UFLPJHDFJFRBR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7 °C(Solv: ethyl ether (60-29-7))
  • 沸点:
    435.3±37.0 °C(Predicted)
  • 密度:
    1.26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苯基)乙醛苄胺1,2,3,4,5,6,7,8-八硫杂环辛烷1,10-菲罗啉氧气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copper(ll) brom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8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6.0h, 以51%的产率得到5-(4-chlorophenyl)-2-phenylth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多次Csp 3 -H键裂解制备铜催化的噻唑氧化有氧硫化/环化方法
    摘要:
    开发了一种新颖实用的噻吩铜催化需氧氧化合成方法。该化学方法首次通过多个Csp 3 -H键裂解过程,由简单的醛,胺和元素硫实现了噻唑的构建。在该氧化方案中,分子氧被用作绿色氧化剂。底物的范围宽广,具有脂族胺的耐受性。机理研究可能会促进具有容易获得的元素硫的新硫酸化/环化反应的反应设计。
    DOI:
    10.1021/acs.orglett.8b008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grammed synthesis of arylthiazoles through sequential C–H couplings
    作者:Satoshi Tani、Takahiro N. Uehara、Junichiro Yamaguchi、Kenichiro Itami
    DOI:10.1039/c3sc52199k
    日期:——
    A programmed synthesis of privileged arylthiazoles via sequential C–H couplings catalyzed by palladium or nickel catalysts has been accomplished. This versatile protocol can supply all possible arylthiazole substitution patterns (2-aryl, 4-aryl, 5-aryl, 2,4-diaryl, 2,5-diaryl, 4,5-diaryl, and 2,4,5-triaryl) from an unfunctionalized thiazole platform by 11 distinct synthetic routes. We have generated
    特权arylthiazoles的编程合成通过由催化剂催化顺序C-H偶合已经完成。该通用协议可提供所有可能的芳基噻唑取代方式(2-芳基,4-芳基,5-芳基,2,4-二芳基,2,5-二芳基,4,5-二芳基和2,4,5-三芳基)通过11种不同的合成途径从未官能化的噻唑平台上合成 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已经生成了150多种芳基噻唑。我们已经将该方法应用于脂肪抑制素(SREBP抑制剂)的快速合成,并且已证明克级合成三芳基噻唑
  • Pd nanoparticle-silica nanotubes (Pd@SNTs)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Suzuki–Miyaura coupling and sp2 C–H arylation in water
    作者:Ginam Park、Sanghee Lee、Sang Jun Son、Seunghoon Shin
    DOI:10.1039/c3gc41672k
    日期:——
    Silica nanotubes (SNTs) functionalized with Pd-NPs on the inner surface performed as efficient nano-reactors for C–C coupling in water; the nano-confinement offers minimized leaching of Pd and yet efficient mass transfer for Suzuki–Miyaura coupling and C–H arylation of thiazoles in water with very high TON.
    内表面功能化有Pd-NPs的二氧化硅纳米管(SNTs)作为高效的中C–C耦合纳米反应器;纳米限制提供了最小的Pd浸出现象,同时保证了铃木–宫浦耦合反应和相中噻唑C–H芳基化反应的高效质量传递,具有非常高的转换数(TON)。
  • Direct Arylation of Thiazoles on Water
    作者:Gemma L. Turner、James A. Morris、Michael F. Greaney
    DOI:10.1002/anie.200702141
    日期:2007.10.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