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基-5-硝基-1,2,4-三唑-3-胺 | 19525-43-0

中文名称
2-甲基-5-硝基-1,2,4-三唑-3-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amino-1-methyl-3-nitro-1,2,4-triazole
英文别名
2-methyl-5-nitro-2H-[1,2,4]triazol-3-ylamine;1-Methyl-3-nitro-1H-1,2,4-triazol-5-amine;2-methyl-5-nitro-1,2,4-triazol-3-amine
2-甲基-5-硝基-1,2,4-三唑-3-胺化学式
CAS
19525-43-0
化学式
C3H5N5O2
mdl
——
分子量
143.105
InChiKey
QCYOWCCEGMBZO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0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甲基-5-硝基-1,2,4-三唑-3-胺硫酸硝酸 作用下, 以50%的产率得到1-methyl-5-nitramino-3-nitro-1,2,4-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ANTA 的硝基唑类化合物 - 结构和能量特性的综合研究
    摘要:
    由于已知 5-Amino-3-nitro-1H-1,2,4-triazole (ANTA) 是一种热稳定性非常高的二次炸药,我们在此贡献中的目标是合成热稳定但更强大的高能化合物基于安踏。因此,我们利用 ANTA 通过用浓硫酸和 100% 硝酸的混合物硝化来合成 5-nitramino-3-nitro-1H-1,2,4-triazole (1)。ANTA也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得到5-氨基-1-甲基-3-硝基-1,2,4-三唑(2),然后用上述方法硝化得到1-甲基-5 -nitramino-3-nitro-1,2,4-triazole (3)。所有三种化合物均通过 IR 和拉曼以及多核 NMR 光谱进行表征。此外,还进行了 1 和 3 的 X 射线晶体学测量。尽管安踏 (>220 °C) 和 2 (294 °C) 的热稳定性高,但发现化合物的分解点为 1 (135 °C) 和 3 (108 °C)。为了提高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制备了
    DOI:
    10.1002/ejic.201101416
  • 作为产物:
    描述:
    1-甲基-1H-1,2,4-噻唑-3,5-二胺 在 sodium tungstate 、 双氧水 作用下, 反应 24.0h, 生成 2-甲基-5-硝基-1,2,4-三唑-3-胺
    参考文献:
    名称:
    Kofman; Paketina, 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7, vol. 33, # 8, p. 1125 - 113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terocyclic nitro compounds. 26. Reaction of 1-substituted 3,5-dinitro-1,2,4-triazoles with anions of heterocyclic NH acids
    作者:M. S. Pevzner、T. P. Kofman、E. N. Kibasova、L. F. Sushchenko、T. L. Uspenskaya
    DOI:10.1007/bf02401699
    日期:1980.2
  • PEVZNER M. S.; KOFMAN T. P.; KIBASOVA E. N.; SUSHCHENKO L. F.; USPENSKAYA+,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80, HO 2, 257-261
    作者:PEVZNER M. S.、 KOFMAN T. P.、 KIBASOVA E. N.、 SUSHCHENKO L. F.、 USPENSKAYA+
    DOI:——
    日期:——
  •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82, N 6, 848-849
    作者:
    DOI:——
    日期:——
  • 10.1007/bf00506166
    作者:Kofman、Pakhomov、Pevzner
    DOI:10.1007/bf00506166
    日期:——
  • Pevzner, M. S.; Stepanov, S. D., 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88, vol. 24, # 10, p. 1928 - 1934
    作者:Pevzner, M. S.、Stepanov, S. 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