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entyl-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 | 1087319-3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entyl-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2-Pentyl-1-(1-phenylethyl)-3,4-di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
2-pentyl-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1087319-35-4
化学式
C23H28N2
mdl
——
分子量
332.489
InChiKey
OLUOVMGWTBWUS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2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pentyl-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89%的产率得到2-pentyl-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α-氨基腈烷基化合成加利柏生物碱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用于合成天然存在的 2-烷基-四氢喹啉。相对于氮原子在 α 位的 C-C 键是通过将 α-氨基腈 6 的 C=N 键的极性反转而形成的,它是由 1-(苯乙基)-四氢喹啉电化学制备的。NaBH4 介导的还原脱氰过程提供苄胺 16a-d 作为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 (50-60 % de)。这些胺的催化氢解在珀尔曼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得到四氢喹啉 17a-d,产率范围为 70% 到 95%。游离氮原子的甲基化以 70-90% 的产率得到标题化合物 1-4。(©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8)
    DOI:
    10.1002/ejoc.200800512
  • 作为产物:
    描述:
    1-碘戊烷 、 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 在 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5%的产率得到2-pentyl-1-(1-phenyl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2-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α-氨基腈烷基化合成加利柏生物碱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用于合成天然存在的 2-烷基-四氢喹啉。相对于氮原子在 α 位的 C-C 键是通过将 α-氨基腈 6 的 C=N 键的极性反转而形成的,它是由 1-(苯乙基)-四氢喹啉电化学制备的。NaBH4 介导的还原脱氰过程提供苄胺 16a-d 作为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 (50-60 % de)。这些胺的催化氢解在珀尔曼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得到四氢喹啉 17a-d,产率范围为 70% 到 95%。游离氮原子的甲基化以 70-90% 的产率得到标题化合物 1-4。(©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8)
    DOI:
    10.1002/ejoc.2008005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Alkaloids of<i>Galipea officinalis</i>by Alkylation of an α-Amino Nitrile
    作者:Saurabh Shahane、Fadila Louafi、Julie Moreau、Jean-Pierre Hurvois、Jean-Luc Renaud、Pierre van de Weghe、Thierry Roisnel
    DOI:10.1002/ejoc.200800512
    日期:2008.9
    A new synthetic approach directed towards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2-alkyl-tetrahydroquinolines is described. The C–C bonds in the α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nitrogen atom were formed by the reversal of the polarity of the C=N bond of α-amino nitrile 6, which was prepared electrochemically from 1-(phenylethyl)-tetrahydroquinoline. A NaBH4-mediated reductive decyanation process furnished
    描述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用于合成天然存在的 2-烷基-四氢喹啉。相对于氮原子在 α 位的 C-C 键是通过将 α-氨基腈 6 的 C=N 键的极性反转而形成的,它是由 1-(苯乙基)-四氢喹啉电化学制备的。NaBH4 介导的还原脱氰过程提供苄胺 16a-d 作为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 (50-60 % de)。这些胺的催化氢解在珀尔曼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得到四氢喹啉 17a-d,产率范围为 70% 到 95%。游离氮原子的甲基化以 70-90% 的产率得到标题化合物 1-4。(©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