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 88116-36-3

中文名称
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itro-N-(2'-nitrobenzo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2-Nitro-N-(2-nitrobenzoyl)benzamide
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化学式
CAS
88116-36-3
化学式
C14H9N3O6
mdl
——
分子量
315.242
InChiKey
RYVAIQRLQHFIH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3-224 °C
  • 沸点:
    574.1±50.0 °C(Predicted)
  • 密度:
    1.48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3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SDS

SDS:4d98b8ec93147c65a6e83568e4c493f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0%的产率得到2-氨基-N-(2-氨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Black, David St. C.; Rothnie, Neil 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3, vol. 36, # 6, p. 1141 - 1147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硝基苯甲酰氯硫氰酸铵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7%的产率得到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异构硝基取代的对称苯甲酰胺:晶体结构、Hirshfeld 表面分析、3D 能量框架、DNA 结合和细胞系研究
    摘要:
    合成了异构硝基取代的对称苯甲酰胺、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 ASP4 和 3-硝基-N-(3-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 ASP5。对两种晶体的分析证实了从光谱数据中指定的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分子间 N–H…O 和 C–H…O 氢键通过分叉的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三维结构,在其中它们可能有效地稳定结构。相邻分子苯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巩固了晶体堆积。Hirshfeld 表面 (HS) 分析的晶体结构指定了来自 H ... O/O ... H (46.4%) 和 H ... H (20.3%) (ASP4) 和 H 的晶体堆积的实质性贡献... O/O ... H (36.7%), H ... C/C ... H (19.9%) 和 H ... H (14. 1%) (ASP5) 交互。通过计算分析,发现 N–H…O 和 C–H…O 氢键能分别为 71.0 和 50.5 kJ
    DOI:
    10.1016/j.molstruc.2021.1313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LACK, D. ST. C.;ROTHNIE, N. E., AUSTRAL. J. CHEM., 1983, 36, N 6, 1141-1147
    作者:BLACK, D. ST. C.、ROTHNIE, N. E.
    DOI:——
    日期:——
  • Isomeric nitro substituted symmetrical benzamides: Crystal Structures,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3D energy frameworks, DNA binding and cell line studies
    作者:Atteeque Ahmad、Nasima Arshad、Fouzia Perveen、Rabail Ujan、Aamer Saeed、Pervaiz A. Channar、Shahid I. Farooqi、Ghulam Shabir、Tuncer Hökelek、Michael Bolte、Aneela Javed、Salik Javed
    DOI:10.1016/j.molstruc.2021.131396
    日期:2022.1
    The N–H···O and C–H···O hydrogen bond energies, by computational analysis, were found to be 71.0 and 50.5 kJ mol−1 (for ASP4) and 37.0, 36.9 and 26.0, 24.1 kJ mol−1 (for ASP5). The evaluations of the electrostatic, dispersion and total energy frameworks indicated that the stabilizations were dominated via the dispersion energy contributions in both compounds. DNA binding studies pointed that ASP4
    合成了异构硝基取代的对称苯甲酰胺、2-硝基-N-(2-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 ASP4 和 3-硝基-N-(3-硝基苯甲酰基)苯甲酰胺 – ASP5。对两种晶体的分析证实了从光谱数据中指定的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分子间 N–H…O 和 C–H…O 氢键通过分叉的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三维结构,在其中它们可能有效地稳定结构。相邻分子苯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巩固了晶体堆积。Hirshfeld 表面 (HS) 分析的晶体结构指定了来自 H ... O/O ... H (46.4%) 和 H ... H (20.3%) (ASP4) 和 H 的晶体堆积的实质性贡献... O/O ... H (36.7%), H ... C/C ... H (19.9%) 和 H ... H (14. 1%) (ASP5) 交互。通过计算分析,发现 N–H…O 和 C–H…O 氢键能分别为 71.0 和 50.5 kJ
  • Black, David St. C.; Rothnie, Neil 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3, vol. 36, # 6, p. 1141 - 1147
    作者:Black, David St. C.、Rothnie, Neil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