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在模拟天然除虫菊素有效成分及其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杀虫剂。凭借其药效明显、杀虫活性高、用途广、残留量低以及对哺乳动物毒性小的特点,成为国家提倡推广的替代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的理想品种。
贲亭酸甲酯,化学名称为3,3-二甲基-4-戊烯酸甲酯,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并具有特殊刺激气味。它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是一种具有刺激性香味的有机化合物。贲亭酸甲酯是合成各类菊酯的重要中间体,包括二氯菊酯(DV菊酸)、灭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等一系列二氯菊酸类杀虫剂;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等十几个大类品种。贲亭酸甲酯约占上述各类农药成本的60%,在各类菊酯农药合成中起着关键作用。70年代初率先由英国捷利康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国内近几年也有生产,但多属仿制范畴。
同时,贲亭酸甲酯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般的有机合成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贲亭酸甲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工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也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物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其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应用贲亭酸甲酯是拟除虫菊酯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用于生产二氯菊酸、三氟氯菊酸等,进而合成氯菊酯、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例如,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偏氯菊酯的合成方法为以贲亭酸甲酯为原料,在密闭体系中与氯仿加成后得到3,3-二甲基-4,6,6-三氟-1-庚烯[4]酸甲酯。再经进一步反应,可获得目标化合物。
化学性质贲亭酸甲酯为无色带有香味的液体,沸点在62~68℃/2×103Pa范围内,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和酯等有机溶剂。
用途贲亭酸甲酯即3,3-二甲基戊烯[4]酸甲酯,是合成拟除虫菊酯重要中间体之一。它主要用于合成许多卫生用和农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生产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在反应锅中投入3-甲基-2-丁烯醇、原乙酸三甲酯和催化剂苯酚,边搅拌边加热至95℃,加热2~3小时以除去甲醇。再在1小时内升温至140℃,以除去未反应的原乙酸三甲酯,在该温度下反应20小时,并边反应边蒸出甲醇直至无甲醇蒸出为止。反应结束,将反应液移至蒸馏锅并进行减压蒸馏,收集70~71℃/8.00kPa馏分,即为贲亭酸甲酯,收率可达84%。
有关贲亭酸甲酯的概述、应用和碳酸二甲酯的信息是由Chemicalbook的旭艳编辑整理(2016-04-14)。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3-二甲基-4-戊烯酸 | 3,3-dimethylpent-4-enoic acid | 7796-73-8 | C7H12O2 | 128.171 |
3,3-二甲基戊酸甲酯 | 3,3-Dimethylpentansaeuremethylester | 101186-01-0 | C8H16O2 | 144.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