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bromophenyl)amide | 403478-6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bromophenyl)amide
英文别名
(2S)-N-(2-bromophe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e
(2S)-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bromophenyl)amide化学式
CAS
403478-65-9
化学式
C11H13BrN2O
mdl
——
分子量
269.141
InChiKey
OLNIKXNZZJIROG-JTQLQI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bromophenyl)amidecopper(l) iodide1,10-菲罗啉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S)-2-pyrrolidin-2-yl-benzox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配体促进的邻卤苯甲腈的铜催化环化反应,平行合成苯并恶唑和苯并噻唑的文库
    摘要:
    报道了一种通过铜催化邻卤代苯胺形成环化苯并恶唑的一般方法。该方法补充了需要2-氨基苯酚作为底物的更常用的苯并恶唑形成策略。该反应涉及邻卤代苯胺的分子内CO交叉偶联,并且认为该反应通过Cu(I)/ Cu(III)歧管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途径进行。该反应也适用于苯并噻唑的形成。各种配体,包括1,10-菲咯啉和N,N已显示出'-二甲基乙二胺在反应中提供配体加速/稳定作用。环化的最佳条件使用了CuI和1,10-菲咯啉(10 mol%)的催化剂组合。该方法适合于平行合成方法,如通过在环的各个位置上取代的苯并恶唑和苯并噻唑的文库的合成所证明的。大多数实施例中使用的环化ORTH Ó -bromoanilides,但ORTH ö -iodoanilides和ORTH ö -chloroanilides也经历这些条件下的反应。邻卤代苯胺的反应速率遵循I> Br> Cl的顺序,这与确定速率的步骤的氧化加成一致。
    DOI:
    10.1021/jo051927q
  • 作为产物:
    描述:
    (2S)-2-(2-bromophenylcarbamo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9H-fluoren-9-ylmethyl ester哌啶酮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8%的产率得到(2S)-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bromophen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配体促进的邻卤苯甲腈的铜催化环化反应,平行合成苯并恶唑和苯并噻唑的文库
    摘要:
    报道了一种通过铜催化邻卤代苯胺形成环化苯并恶唑的一般方法。该方法补充了需要2-氨基苯酚作为底物的更常用的苯并恶唑形成策略。该反应涉及邻卤代苯胺的分子内CO交叉偶联,并且认为该反应通过Cu(I)/ Cu(III)歧管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途径进行。该反应也适用于苯并噻唑的形成。各种配体,包括1,10-菲咯啉和N,N已显示出'-二甲基乙二胺在反应中提供配体加速/稳定作用。环化的最佳条件使用了CuI和1,10-菲咯啉(10 mol%)的催化剂组合。该方法适合于平行合成方法,如通过在环的各个位置上取代的苯并恶唑和苯并噻唑的文库的合成所证明的。大多数实施例中使用的环化ORTH Ó -bromoanilides,但ORTH ö -iodoanilides和ORTH ö -chloroanilides也经历这些条件下的反应。邻卤代苯胺的反应速率遵循I> Br> Cl的顺序,这与确定速率的步骤的氧化加成一致。
    DOI:
    10.1021/jo051927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urea derivatives as potent and novel CCR3 antagonists
    作者:Aiko Nitta、Yosuke Iura、Hiroki Tomioka、Ippei Sato、Koichiro Morihira、Hirokazu Kubota、Tatsuaki Morokata、Makoto Takeuchi、Mitsuaki Ohta、Shin-ichi Tsukamoto、Takayuki Imaoka、Toshiya Takahashi
    DOI:10.1016/j.bmcl.2012.06.042
    日期:2012.8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ureas as CCR3 antagonists are described. Optimization starting with lead compound 2 (IC50 = 190 nM) derived from initial screening hit compound 1 (IC50 = 600 nM)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N-((1R,3S,5S)-8-((6-fluoronaphthalen-2-yl)methyl)-8-azabicyclo[3.2.1]octan-3-yl)-N-(2-nitrophenyl)pyrrolidine-1,2-dicarboxamide 27 (IC50 = 4.9 nM) as a potent CCR3 antagonist. (c)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