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Thiapentacyclo[9.2.2.24,7.02,10.03,8]heptadeca-2(10),3(8)-diene | 463965-8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Thiapentacyclo[9.2.2.24,7.02,10.03,8]heptadeca-2(10),3(8)-diene
英文别名
——
9-Thiapentacyclo[9.2.2.24,7.02,10.03,8]heptadeca-2(10),3(8)-diene化学式
CAS
463965-86-8
化学式
C16H20S
mdl
——
分子量
244.401
InChiKey
KEKAXBWCKNEXP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2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Thiapentacyclo[9.2.2.24,7.02,10.03,8]heptadeca-2(10),3(8)-diene氧气五氟化锑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5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吩与双环[2.2.2]辛烯退火的稳定自由基阳离子,并与三线态氧反应生成2-丁烯-1,4-二酮衍生物的质子化阳离子。
    摘要:
    噻吩自由基阳离子的第一个可分离盐是由与两个双环[2.2.2]辛烯单元退火后的衍生物制备的,发现它与三重态氧的反应产生了质子螯合的2-丁烯-1的新型阳离子,具有显着稳定性的4-二酮衍生物。
    DOI:
    10.1039/b201958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双环 [2.2.2] 辛烯骨架退火的 1,2-二硫辛。单电子和双电子氧化以及新型 2,3,5,6-四硫双环[2.2.2]oct-7-烯自由基阳离子的形成,由于强环间相互作用而具有显着稳定性
    摘要:
    通过双环 [2.2.2] 辛烯的二锂化二聚体与元素硫以 59% 的产率反应,合成了与双环 [2.2.2] 辛烯骨架 4 退火的 1,2-二硫辛的稳定衍生物,为红色晶体。在-78 摄氏度的 CH(2)Cl(2) 中 4 的循环伏安法在 E(1/2) +0.18 V 和 +0.72 V 与 Fc/Fc(+) 显示两个可逆氧化波,表明自由基在这些条件下,4 的阳离子和双阳离子是稳定的。在以相当低的浓度 (4.0 x 10(-4) M) 对 4 进行化学单电子氧化后,在 CH(2)Cl(2) 中使用 1.5 当量的 SbCl(5),形成自由基阳离子 4.+ ,其自旋分布由 ESR 光谱和理论计算结果 (UB3LYP/6-31G) 确定。CH(2)Cl(2) 中 4.+ 的电子吸收光谱在 428 nm (epsilon = 2.3 x 10(3)) 处表现出最大吸收,这是从中性 4 (469 nm)
    DOI:
    10.1021/ja028297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2-Dithiin Annelated with Bicyclo[2.2.2]octene Frameworks. One-Electron and Two-Electron Oxidations and Formation of a Novel 2,3,5,6-Tetrathiabicyclo[2.2.2]oct-7-ene Radical Cation with Remarkable Stability Owing to a Strong Transannular Interaction
    作者:Atsushi Wakamiya、Tohru Nishinaga、Koichi Komatsu
    DOI:10.1021/ja028297j
    日期:2002.12.1
    SbCl(5) in CH(2)Cl(2), a radical cation 4.+ was formed, whose spin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by ESR spectroscopy and by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UB3LYP/6-31G). The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um of 4.+ in CH(2)Cl(2) exhibited a maximum absorption at 428 nm (epsilon = 2.3 x 10(3)), which was hypsochromically shifted from that of neutral 4 (469 nm). When the radical cation 4.+ was produced
    通过双环 [2.2.2] 辛烯的二锂化二聚体与元素硫以 59% 的产率反应,合成了与双环 [2.2.2] 辛烯骨架 4 退火的 1,2-二硫辛的稳定衍生物,为红色晶体。在-78 摄氏度的 CH(2)Cl(2) 中 4 的循环伏安法在 E(1/2) +0.18 V 和 +0.72 V 与 Fc/Fc(+) 显示两个可逆氧化波,表明自由基在这些条件下,4 的阳离子和双阳离子是稳定的。在以相当低的浓度 (4.0 x 10(-4) M) 对 4 进行化学单电子氧化后,在 CH(2)Cl(2) 中使用 1.5 当量的 SbCl(5),形成自由基阳离子 4.+ ,其自旋分布由 ESR 光谱和理论计算结果 (UB3LYP/6-31G) 确定。CH(2)Cl(2) 中 4.+ 的电子吸收光谱在 428 nm (epsilon = 2.3 x 10(3)) 处表现出最大吸收,这是从中性 4 (469 nm)
  • The stable radical cation of thiophene annelated with bicyclo[2.2.2]octene and its reaction with triplet oxygen to give a protonated cation of 2-butene-1,4-dione derivative
    作者:Atsushi Wakamiya、Tohru Nishinaga、Koichi Komatsu
    DOI:10.1039/b201958b
    日期:2002.5.17
    The first isolable salt of the thiophene radical cation was prepared from the derivative annelated with two bicyclo[2.2.2]octene units, and its reaction with triplet oxygen was found to give a novel cation of a proton-chelating 2-butene-1,4-dione derivative with remarkable stability.
    噻吩自由基阳离子的第一个可分离盐是由与两个双环[2.2.2]辛烯单元退火后的衍生物制备的,发现它与三重态氧的反应产生了质子螯合的2-丁烯-1的新型阳离子,具有显着稳定性的4-二酮衍生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香薷二醇 顺式-1-(2-呋喃基)-1-戊烯 顺-1,2-二氰基-1,2-双(2,4,5-三甲基-3-噻吩基)乙烯 顺-1,2-(2-噻嗯基)二乙烯 雷尼替丁-N,S-二氧化物 雷尼替丁-N-氧化物 西拉诺德 螺[环氧乙烷-2,3'-吡咯并[1,2-a]吡嗪] 萘并[2,1,8-def]喹啉 苯硫基溴化镁 苯甲酸,2-[[[7-[[(3.β.)-3-羟基-28-羰基羽扇-20(29)-烯-28-基]amino]庚基]氨基]羰基] 苍术素 缩水甘油糠醚 紫苏烯 糠醛肟 糠醇-d2 糠醇 糠基硫醇-d2 糠基硫醇 糠基甲基硫醚 糠基氯 糠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糠基丙基醚 糠基丙基二硫醚 糠基3-巯基-2-甲基丙酸酯 糠基-异戊基醚 糠基-异丁基醚 糠基 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 磷杂茂 硫酸异丙基糠酯 硫代磷酸O-糠基O-甲基S-(2-丙炔基)酯 硫代磷酸O-乙基O-糠基S-(2-丙炔基)酯 硫代甲酸S-糠酯 硫代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 硫代乙酸糠酯 硫代丙酸糠酯 硅烷,三(1-甲基乙基)[(3-甲基-2-呋喃基)氧代]- 硅烷,(1,1-二甲基乙基)(2-呋喃基甲氧基)二甲基- 砷杂苯 甲酸糠酯 甲氧亚胺基呋喃乙酸铵盐 甲基糠基醚 甲基糠基二硫 甲基呋喃-2-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甲基丙烯酸糠酯 甲基5-(羟基甲基)-2-呋喃甲亚氨酸酯 甲基(2Z)-3-甲基-2-(甲基亚胺)-4-氧代-3,4-二氢-2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Z)-3-氨基-2-(甲基亚胺)-4-氧代-3,4-二氢-2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Z)-3-异丙基-2-(异丙基亚胺)-4-氧代-3,4-二氢-2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