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5R,6S)-4,4-dimethyl-11-(tributylstannylmethyl)-3-oxatricyclo[4.3.2.01,5]undec-7-en-2-one | 332182-6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5R,6S)-4,4-dimethyl-11-(tributylstannylmethyl)-3-oxatricyclo[4.3.2.01,5]undec-7-en-2-one
英文别名
——
(1R,5R,6S)-4,4-dimethyl-11-(tributylstannylmethyl)-3-oxatricyclo[4.3.2.01,5]undec-7-en-2-one化学式
CAS
332182-69-1
化学式
C25H44O2Sn
mdl
——
分子量
495.333
InChiKey
LNSSZMCIUGJEJM-YPXPYHF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7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正丁基氢锡 、 (3aR*,7aR*)-3,3-dimethyl-7a-(2-propynyl)-3a,4,7,7a-tetrahydroisobenzofuranone 在 α,α'-azo-bis-isobutyronitril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5%的产率得到(1R,5R,6S)-4,4-dimethyl-11-(tributylstannylmethyl)-3-oxatricyclo[4.3.2.01,5]undec-7-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烯炔自由基环化过程的显着控制:(±)-甲酸甲酯、(±)-7β-羟基卡脲酸甲酯和(±)-7-氧代卡脲酸甲酯的全合成和(±)-赤霉素A12的正式合成合成前体
    摘要:
    (+/-)-甲基异戊二烯酸酯 (13b)、(+/-)-甲基 7β-羟基kaurenoate (14b) 和 (+/-)-甲基 7-氧代卡脲酸酯 (14d) 的全合成和 (+ /-)-赤霉素 A(12) (15) 已通过常见的合成前体 (3aR,7aR)-3,3-二甲基-7a-(2-丙炔基)-3a,4,7,7a-四氢异苯并呋喃酮完成(16). 衍生自 16 的单环烯炔 25 的高烯丙基-高烯丙基自由基重排反应分两步得到双环 [2.2.2] 辛烷化合物 26,将其转化为 (+/-)-甲基异戊二烯酸甲酯 (13b)。相比之下,双环烯炔 16 的自由基环化得到三环内酯 19,导致 (+/-)-甲基 7β-羟基kaurenoate (14b) 和 (+/-)-methyl 7-oxokaurenoate (14d)。14d 向内酯 20 的转化是在溴化条件下一步完成的。
    DOI:
    10.1021/ja00355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markable Control of Radical Cyclization Processes of Cyclic Enyne:  Total Syntheses of (±)-Methyl Gummiferolate, (±)-Methyl 7<i>β</i>-Hydroxykaurenoate, and (±)-Methyl 7-Oxokaurenoate and Formal Synthesis of (±)-Gibberellin A<sub>12</sub> from a Common Synthetic Precursor
    作者:Masahiro Toyota、Masahiro Yokota、Masataka Ihara
    DOI:10.1021/ja0035506
    日期:2001.3.1
    Total syntheses of (+/-)-methyl gummiferolate (13b), (+/-)-methyl 7beta-hydroxykaurenoate (14b), and (+/-)-methyl 7-oxokaurenoate (14d) and a formal synthesis of (+/-)-gibberellin A(12) (15) have been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common synthetic precursor, (3aR,7aR)-3,3-dimethyl-7a-(2-propynyl)-3a,4,7,7a-tetrahydroisobenzofuranone (16). The homoallyl-homoallyl radical rearrangement reaction of the monocyclic
    (+/-)-甲基异戊二烯酸酯 (13b)、(+/-)-甲基 7β-羟基kaurenoate (14b) 和 (+/-)-甲基 7-氧代卡脲酸酯 (14d) 的全合成和 (+ /-)-赤霉素 A(12) (15) 已通过常见的合成前体 (3aR,7aR)-3,3-二甲基-7a-(2-丙炔基)-3a,4,7,7a-四氢异苯并呋喃酮完成(16). 衍生自 16 的单环烯炔 25 的高烯丙基-高烯丙基自由基重排反应分两步得到双环 [2.2.2] 辛烷化合物 26,将其转化为 (+/-)-甲基异戊二烯酸甲酯 (13b)。相比之下,双环烯炔 16 的自由基环化得到三环内酯 19,导致 (+/-)-甲基 7β-羟基kaurenoate (14b) 和 (+/-)-methyl 7-oxokaurenoate (14d)。14d 向内酯 20 的转化是在溴化条件下一步完成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