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4-dimethoxyphenyl)-2-(2-methoxy-4,5-methylenedioxyphenyl)-4-oxobutyramide | 88775-6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4-dimethoxyphenyl)-2-(2-methoxy-4,5-methylenedioxyphenyl)-4-oxobutyramide
英文别名
——
4-(3,4-dimethoxyphenyl)-2-(2-methoxy-4,5-methylenedioxyphenyl)-4-oxobutyramide化学式
CAS
88775-63-7
化学式
C20H21NO7
mdl
——
分子量
387.389
InChiKey
GPEVNWZVPGWT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8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106.3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utaceous plants. L. Development of a versati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ntitumor-active benzo(c)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2. Preparation of 2-aryl-1-tetralone derivatives.
    摘要:
    从 2,4-二芳基-4-氧代丁酰胺(3)到 2-芳基-1-四氢萘酮(4)的合成途径得到了改进,而 2-芳基-1-四氢萘酮是罗宾逊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苯并[c]菲啶生物碱的关键中间体。在报告的碱性条件下处理模型酮酰胺(3a),可得到γ-酮-α,β-不饱和酸(9)和降解产物。用硼氢化钠还原 2,4-双芳基-4-氧代丁酰胺(3),可得到 2,4-双芳基-4-羟基丁酰胺(16),很容易将其氢解,得到 2,4-双芳基丁酰胺(15)。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转化也倾向于得到一种 γ-内酰胺衍生物(17)。我们成功地将 2,4-双芳基-4-氧代丁酰胺 (3) 直接氢解为 2,4-双芳基丁酰胺 (15),后者可以顺利地水解为相应的酸 (5)。此外,还研究了 Cheng 等人报告的 2,4-二芳基-4-氧代丁腈(2)直接水解为 2,4-二芳基-4-氧代丁酸(6)的情况。制备了十种 2-芳基-1-四氢萘酮(4),作为合成各种苯并[c]菲啶生物碱的起始原料。
    DOI:
    10.1248/cpb.31.303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utaceous plants. XLIX. Development of a versati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ntitumor-active benzo(c)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1. Preparation of various 2,4-bisaryl-4-oxobutyronitriles and 2,4-bisaryl-4-oxobutyramides.
    摘要:
    为了建立一种通用的苯并[c]菲啶生物碱合成方法,对Robinson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将两个乙酰苯衍生物(15和16)与十一种苯甲醛衍生物(19a-k)缩合,制备了十三种查尔酮(7a-m)作为基本起始材料。除了一个查尔酮(7m)外,这些查尔酮(7a-l)的氰化反应得到了相应的2,4-双芳基-4-氧代丁腈(8a-l)。还制备了十一种2,4-双芳基-4-氧代丁酰胺(9a-k)。
    DOI:
    10.1248/cpb.31.3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