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L)-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 | 94142-0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L)-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1R,2R)-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1-ol
(DL)-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化学式
CAS
94142-02-6;99522-16-4;109238-92-8;124006-53-7
化学式
C10H22OSi
mdl
——
分子量
186.37
InChiKey
MSRRHJSJDZKNRZ-VHSXEES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37.2±13.0 °C(Predicted)
  • 密度:
    0.88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8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L)-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chromium(VI) oxide 作用下, 以 吡啶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9%的产率得到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硅定向贝克曼碎裂
    摘要:
    业已证明,使用酸催化剂可有效地进行β-三甲基甲硅烷基酮肟的选择性裂解反应,得到相应的腈。环状甲硅烷基酮肟产生不饱和腈。贝克曼重排中的断裂完全由三甲基甲硅烷基控制和引导,从而导致双键的区域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形成。通过三甲基甲硅烷基酮肟肟乙酸酯和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的组合进行催化裂解,从而以高收率得到腈。讨论了基于立体化学结果的片段的出色的立体特异性。还介绍了一些昆虫信息素的简单立体控制合成方法。
    DOI:
    10.1016/s0040-4020(01)81693-8
  • 作为产物:
    描述:
    氧化环己烯三乙烯二胺正丁基锂LiDBB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DL)-trans-2-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Multiply metallated organic intermediates: a tris(lithiomethyl)cyclohexane and a hexalithiotrimethylcyclohexanetriolate
    摘要:
    DOI:
    10.1016/s0022-328x(00)9954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ionic 1,4 O→C silyl rearrangements
    作者:Christoph Rücker
    DOI:10.1016/s0040-4039(01)81435-0
    日期:1984.1
  • NISHIYAMA, HISAO;SAKUTA, KOJI;OSAKA, NORIYUKI;ARAI, HIROYUKI;MATSUMOTO, M+, TETRAHEDRON, 44,(1988) N, C. 2413-2426
    作者:NISHIYAMA, HISAO、SAKUTA, KOJI、OSAKA, NORIYUKI、ARAI, HIROYUKI、MATSUMOTO, M+
    DOI:——
    日期:——
  • RUECKER, CH., TETRAHEDRON LETT., 1984, 25, N 39, 4349-4352
    作者:RUECKER, CH.
    DOI:——
    日期:——
  • RUCKER CHR., J. ORGANOMET. CHEM., 310,(1986) N 2, 135-150
    作者:RUCKER CH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