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E)-3-chloro-2-(thiazol-4-yl)propanoate | 120155-4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E)-3-chloro-2-(thiazol-4-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E)-3-chloro-2-(1,3-thiazol-4-yl)prop-2-enoate
ethyl (E)-3-chloro-2-(thiazol-4-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20155-45-5
化学式
C8H8ClNO2S
mdl
——
分子量
217.676
InChiKey
XEAWHFVHDMTILS-ZZXKWVI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9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9.1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E)-3-chloro-2-(thiazol-4-yl)propanoate四氢呋喃氢氧化钾 为溶剂, 反应 0.67h, 以96%的产率得到(E)-3-chloro-2-(thiazol-4-yl)prop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synthesis of 3-chloro-2-(thiazol-4-yl)propeno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ephalosporins.
    摘要:
    从 4-噻唑乙酸乙酯(1)开始,经过α-甲酰化、氯化和水解三个步骤的转化,得到了一种新的头孢 7 侧链酸,即(E)-3-氯-2-(噻唑-4-基)丙烯酸(4-(E))。核磁共振分析证实了 4-(E)光异构化产生的相应 4-(Z)的存在。几种 7-氨基头孢菌素的酰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 4-(E)光异构化成 4-(Z)(方法 A),另一种是羧酸 4-(E)的活化中间体(式 III)与 Vilsmeier 试剂加热异构化(方法 B)。本文介绍了 7-[3-氯-2-(噻唑-4-基)丙烯酰胺基]头孢菌素(式 II)的一系列新几何异构体的合成和抗菌活性。
    DOI:
    10.1248/cpb.36.2346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3-oxo-2-(thiazol-4-yl)propanoate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99%的产率得到ethyl (E)-3-chloro-2-(thiazol-4-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synthesis of 3-chloro-2-(thiazol-4-yl)propeno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ephalosporins.
    摘要:
    从 4-噻唑乙酸乙酯(1)开始,经过α-甲酰化、氯化和水解三个步骤的转化,得到了一种新的头孢 7 侧链酸,即(E)-3-氯-2-(噻唑-4-基)丙烯酸(4-(E))。核磁共振分析证实了 4-(E)光异构化产生的相应 4-(Z)的存在。几种 7-氨基头孢菌素的酰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 4-(E)光异构化成 4-(Z)(方法 A),另一种是羧酸 4-(E)的活化中间体(式 III)与 Vilsmeier 试剂加热异构化(方法 B)。本文介绍了 7-[3-氯-2-(噻唑-4-基)丙烯酰胺基]头孢菌素(式 II)的一系列新几何异构体的合成和抗菌活性。
    DOI:
    10.1248/cpb.36.23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SHIDE, KIYOHARU;YAMAMURA, MARIKO;YAMAZAKI, MAYUMI;KOBORI, TAKEO;TUNEMOT+, CHEM. AND PHAM. BULL., 36,(1988) N 7, C. 2346-2353
    作者:NISHIDE, KIYOHARU、YAMAMURA, MARIKO、YAMAZAKI, MAYUMI、KOBORI, TAKEO、TUNEMOT+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