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拉西酮(lurasidone)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住友制药发现并开发。与其他现有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相比,它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并且被认为对多巴胺D2、5-羟色胺(5-HT2A)、5-羟色胺(5-HT7)受体有亲和力,在这些受体中起拮抗作用。此外,鲁拉西酮还表现出对5-羟色胺(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活性,并且与组胺H1或毒蕈碱M1受体无明显亲和力。
作用机制与其他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有效的药物一样,鲁拉西酮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已知通过组合2型中枢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与5-HT2A受体拮抗作用介导其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应用盐酸鲁拉西酮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实验室研发中的有机合成过程及化工医药合成中。
适应症LATUDA 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其疗效已在四项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中得到验证。
生物活性鲁拉西酮(SM-13496)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IC50值分别为多巴胺D2受体 1.68 nM、5-HT2A受体 2.03 nM、5-HT7受体 0.495 nM、5-HT1A受体 6.75 nM和去甲肾上腺素α2C受体 10.8 nM。
受体 | 值 |
---|---|
5-HT7 | 0.495 nM |
D2 receptor | 1.68 nM |
5-HT2A | 2.03 nM |
5-HT1A | 6.75 nM |
去甲肾上腺素α2C | 10.8 nM |
鲁拉西酮在人多巴胺D2L受体上的拮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KB值为2.8 nM。它还能够抑制CHO/b-HT7细胞中5-HT刺激的cAMP积累,KB值为2.6 nM,并部分刺激膜制剂上的人5-HT1A受体[35S]GTPγS结合的最大作用达到33%。鲁拉西酮还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额叶皮层和纹状体中DOPAC/多巴胺的比率。
体内研究在MAP诱导的功能亢进实验中,鲁拉西酮以2.3 mg/kg、0.87 mg/kg、1.6 mg/kg 和5.0 mg/kg剂量治疗时,持续时间分别为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鲁拉西酮(1 mg/kg-10 mg/kg)在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条件性回避反应中达到ED50为6.3 mg/kg。鲁拉西酮还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了大鼠TRY诱导的前爪阵挛发作和p-CAMP诱导的体温过高,ED50分别为5.6 mg/kg 和 3.0 mg/kg。
在Vogel冲突试验中,鲁拉西酮(3 mg/kg p.o.)显著逆转了MK-801诱导的被动反应回避的衰减,并有效逆转了MK-801诱导的大鼠在水迷宫测试中的学习障碍。此外,在径向臂迷宫测试中,它能够逆转MK-801引起的参考记忆受损,并适度但不显著地减弱工作记忆受损。
鲁拉西酮(30 mg/kg, p.o.)剂量依赖性逆转了大鼠体内由MK-801诱导的被动反应回避的衰减。同时,治疗剂量为10 mg/kg时增加了大鼠前额皮质和海马体中总BDNF mRNA水平,并显著增加成熟BDNF蛋白质在前额皮质中的表达,而不影响海马体提取物中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和成熟形式)的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