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10,13-tetrathia-7,16-dioxacyclooctadecane)copper(I) perchlorate | 939824-9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10,13-tetrathia-7,16-dioxacyclooctadecane)copper(I) perchlorate
英文别名
copper(1+);1,10-dioxa-4,7,13,16-tetrathiacyclooctadecane;perchlorate
(1,4,10,13-tetrathia-7,16-dioxacyclooctadecane)copper(I) perchlorate化学式
CAS
939824-95-0
化学式
C12H24CuO2S4*ClO4
mdl
——
分子量
491.582
InChiKey
KMYXIXNWNCXPPO-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9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9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供体原子对具有六齿大环配体的铜(II / I)配合物的热力学和电子传递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的比较研究。[Cu II / I([18] aneS 4 N 2)]和[Cu II / I([18] aneS 4 O 2)]
    摘要:
    已经对由两个六齿大环形成的铜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配体 包含四个硫醚硫供体原子加上两个 氮或在环相对两侧的两个氧供体原子。结果两个配体分别表示为[18] aneS 4 N 2和[18] aneS 4 O 2的L代表先前研究的Cu(II / I)系统的同系物,大循环具有六个硫供体原子,[18] aneS 6。在这项工作中已经确定了[Cu II([18] aneS 4 O 2)](ClO 4)2和[Cu I([18] aneS 4 O 2)] ClO 4的晶体结构。比较所有三个系统的结构,发现氧化的络合物是六配位,两个配位键在断裂时发生断裂。减少。但是,伴随的几何变化电子转移这三个系统似乎有所不同。两种杂大环配合物的稳定性常数和电化学性质已在乙腈同时研究了Cu II / IL的电子转移动力学溶剂每个系统使用六种不同的抗衡试剂。然后,使用马库斯(Marcus)交叉关系计算了电子自交换速率常数。将结果与其他Cu
    DOI:
    10.1039/b612252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