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xanthene-d2 | 24624-3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xanthene-d2
英文别名
9H-xanthene-9,9-d2;9,9-Dideuterioxanthene
xanthene-d<sub>2</sub>化学式
CAS
24624-32-6
化学式
C13H10O
mdl
——
分子量
184.206
InChiKey
GJCOSYZMQJWQCA-KNXIQCG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xanthene-d2 在 C12H28FeN4O2(1+)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2,2,2-三氟乙醇 为溶剂, 生成 占吨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 Rieske 氧化酶仿生模型的单核非血红素铁过氧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性:大环配体的环尺寸效应
    摘要:
    我们报道了带有N -四甲基化仙客来类似物 ( n -TMC)、[Fe III (O 2 )(12-TMC)] + ( 1 )、[Fe III (O 2 )(13-TMC)] + ( 2 ) 和 [Fe III (O 2 )(14-TMC)] + ( 3 ),作为 Rieske 加氧酶的模型研究。 Fe(III)-过氧配合物在铁和过氧配体之间显示出相同的 δ 和伪 σ 键。然而,这些相互作用的强度根据n -TMC 配体的环大小而变化;随着n -TMC配体的环尺寸变小,例如从14-TMC到13-TMC再到12-TMC,总体Fe-O键强度和Fe-O 2 δ键的强度逐渐增加。 MCD 光谱在分配特征低能 δ → δ* LMCT 能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可以直接洞察 Fe-O 2 δ 键的强度,进而与铁的超氧特性相关-过氧化基团。在氧化反应中,比较1 – 3对烃C-H键活化的反应性,揭示反应性顺序为1
    DOI:
    10.1021/jacs.3c08559
  • 作为产物:
    描述:
    占吨酮三氯化铝 、 lithium aluminium deuteride 作用下, 生成 xanthene-d2
    参考文献:
    名称:
    多金属氧酸盐中的电子和氧转移,H5PV2Mo10O40,芳香族和烷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催化氧化:液态均相中需氧 Mars-van Krevelen 型反应的证据
    摘要:
    分别使用蒽和呫吨作为模型化合物对芳香族和烷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有氧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使用磷钒钼酸盐多金属氧酸盐 H(5)PV(2)Mo(10)O(40) 作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 液相条件。多金属氧酸盐是不溶性混合金属氧化物的可溶性类似物,通常用于通过 Mars-van Krevelen 机制进行的高温气相多相氧化。本研究的一般目的是证明 Mars-van Krevelen 机制在液相、均相氧化反应中也是可能的。首先,使用各种技术研究了从 H(5)PV(2)Mo(10)O(40) 到碳氢化合物的氧转移,以表明通常观察到的液相氧化机制、自动氧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生氧化亲核取代。使用的技术包括 (a) 使用 (18)O 标记的分子氧、多金属氧酸盐和水;(b) 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反应;(c) 用另一种亲核试剂(醋酸盐)或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d) 反应化学计量的测定。所有实验都反对自动氧化和氧化亲核取代,并指向
    DOI:
    10.1021/ja004163z
  • 作为试剂:
    描述:
    5,10,15,20-tetra(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iron(IV)oxo 在 xanthene-d2 作用下, 以 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氢键合合成血红素高价铁 (IV) 氧合络合物提高 CH 键裂解速率
    摘要:
    二级配位球相互作用对于促进基本生化过程所需的高价氧化剂的形成、稳定和增强反应性至关重要。在此,我们比较了光谱表征的合成血红素铁 (IV) 氧合配合物 F8Cmpd-II(F8 = 四(2,6-二氟苯基)卟啉)和 2,6-三氟甲磺酸镥(LutH+)的 CH 键氧化能力路易斯酸加合物,它提供了 Ferrel O 原子氢键,F8Cmpd-II(LutH+)。利用 CH 和 CD 底物的二级速率常数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监测获得,而产物则通过 EPR 光谱和气相色谱 (GC) 进行表征和量化。使用呫吨,F8Cmpd-II(LutH+) 的反应速度比 F8Cmpd-II 快 40 倍(14.2 M-1s-1;-90 °C),得到联茚加呫吨;血红素产物是[F8FeIIIOH2]+。对于具有更大 CH 键解离能 (BDE) 的底物,k2(9,10-二氢蒽;DHA) = 0.485 M-1 s-1 和 k2(芴)
    DOI:
    10.1021/jacs.9b012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ation of cobalt–oxygen intermediates by dioxygen activation at a mononuclear nonheme cobalt(<scp>ii</scp>) center
    作者:Deesha D. Malik、Anirban Chandra、Mi Sook Seo、Yong-Min Lee、Erik R. Farquhar、Stefan Mebs、Holger Dau、Kallol Ray、Wonwoo Nam
    DOI:10.1039/d1dt01996a
    日期:——
    [(TMG3tren)CoII(OTf)](OTf) (1), activates dioxygen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atom donor substrates, such as tetrahydrofuran and cyclohexene, 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a cobalt(II)-alkylperoxide intermediate (2), which then converts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cobalt(IV)-oxo complex, [(TMG3tren)CoIV(O)]2+-(Sc(OTf)3)n (3), in >90% yield upon addition of a redox-inactive metal ion, Sc(OTf)3. Intermediates
    单核非血红素 ( II ) 络合物 [(TMG 3 tren)Co II (OTf)](OTf) ( 1 ) 在氢原子供体底物(例如四氢呋喃环己烯)存在下活化双氧,从而生成( II )-烷基过氧化物中间体 ( 2 ),然后转化为先前报道的( IV )-氧代络合物,[(TMG 3 tren)Co IV (O)] 2+ -(Sc(OTf) 3 ) n ( 3 ),添加氧化还原惰性属离子Sc(OTf) 3后产率>90% 。中间体2和3代表所提出的( II )-烷基过氧化物前体的类似物,其在蝶呤依赖性非血红素加氧酶中通过O-O键杂解转化为( IV )-氧代中间体。在反应性研究中,2在亲电和亲核反应中显示出两性反应性,而3是亲电氧化剂。据我们所知,本研究报道了第一个例子,显示通过激活(II)中心的分子氧生成-氧中间体,以及-氧中间体在氧化反应中的反应性。
  • Earth-Abundant Mixed-Metal Catalysts for Hydrocarbon Oxygenation
    作者:James R. Pankhurst、Massimiliano Curcio、Stephen Sproules、Guy C. Lloyd-Jones、Jason B. Love
    DOI:10.1021/acs.inorgchem.8b00420
    日期:2018.5.21
    isotope effect for H-atom abstraction point toward a free-radical reaction. However, the lack of reactivity with cyclohexane, oxidation of 9,10-dihydroanthracene, oxygenation by the hydroperoxide MPPH (radical mechanistic probe), and oxygenation in dinitrogen-purge experiments indicate a metal-based reaction. Through detailed reaction monitoring and associated kinetic modeling, a network of oxidation pathways
    使用富含地球的催化剂以及“绿色”氧化剂(例如过氧化氢)对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的氧合对原子经济的化学加工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我们描述了吡咯席夫碱大环的双核Cu II配合物与(FeCl 3)一起在室温和低负荷下用氢过氧化物氧化剂催化π活化苄基底物的氧化。氧化催化的新颖设计。质谱和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表明,Cu II和Fe III之间发生了协同作用,这很可能是由于FeCl 3的相互作用或的FeCl 4 -与双核II大环化合物。伏安法测量突出了对Cu II和Fe III的调制该加合物具有氧化还原电势,但电子顺磁共振波谱表明任何Cu-Fe属间相互作用都很弱。较高的酮/醇产物比率,较小的反应常数(Hammett分析)和较小的H原子抽象动力学同位素效应都表明存在自由基反应。但是,与环己烷的反应性不足,9,10-二氢蒽的氧化,氢过氧化物MPPH(自由基机理探针)的氧化以及二氮吹扫实验
  • A Mononuclear Non-heme Manganese(III)–Aqua Complex as a New Active Oxidant in Hydrogen Atom Transfer Reactions
    作者:Muniyandi Sankaralingam、Yong-Min Lee、Deepika G. Karmalkar、Wonwoo Nam、Shunichi Fukuzumi
    DOI:10.1021/jacs.8b07772
    日期:2018.10.10
    conducting 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 reactions much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corresponding Mn(III)-hydroxo complex, [(dpaq)MnIII(OH)]+ (2); the high reactivity of 1 results from the positive one-electron reduction potential of 1 ( Ered vs SCE = 1.03 V), compared to that of 2 ( Ered vs SCE = -0.1 V). The HAT mechanism of 1 varies between electron transfer followed by proton transfer and one-step concerted
    单核非血红素 Mn(III)-aqua 复合物,[(dpaq)MnIII(OH2)]2+ (1, dpaq = 2-[bis(pyridin-2-ylmethyl)]amino-N-quinolin-8-yl -乙酰胺),能够比相应的 Mn(III)-羟基络合物 [(dpaq)MnIII(OH)]+ (2) 更有效地进行氢原子转移 (HAT) 反应;1 的高反应性源于 1 的正单电子还原电位(Ered vs SCE = 1.03 V),与 2 相比(Ered vs SCE = -0.1 V)。1 的 HAT 机制在电子转移随后质子转移和一步协调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之间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底物的单电子氧化电位。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表明属 (III)-aqua 络合物可以成为有效的 H 原子提取试剂的例子。
  • Uncatalyzed Oxidative C−H Amination of 9,10‐Dihydro‐9‐Heteroanthracenes: A Mechanistic Study
    作者:Nicolaas P. van Leest、Lars Grooten、Jarl Ivar van der Vlugt、Bas de Bruin
    DOI:10.1002/chem.201900377
    日期:2019.4.23
    for metal‐catalyzed C−H amination processes involving nitrene transfer from iminoiodanes to dihydroheteroanthracenes. Due to the weak C−H bond, xanthene is an often‐employed substrate in mechanistic studies of C−H amination reactions, which are generally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metal‐catalyzed nitrene insertion, especially for reactions involving nitrene or imido complexes that are less reactive (i
    报道了一种用磺酰胺一步一步进行sulf吨和噻吨CH-H胺化的新方法,不需要任何属催化剂。苯醌用作氢化物(或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受体。此外,还公开了亚酮与x吨,噻吨和二氢ac啶(9,10-二氢-9-杂或二氢杂)之间以前未知且未催化的反应。反应通过氢化物从杂芳烃底物转移到亚烷或苯醌,然后将磺酰胺共轭加成到氧化的杂芳族化合物上而进行。这些发现可能对涉及亚硝基从亚转移到二氢杂属催化的CH基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机械意义。由于CH键较弱,an吨是CH胺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底物,通常建议通过属催化的腈插入来进行,特别是对于涉及反应性较弱(即,较弱氧化)的腈或亚胺配合物的反应。但是,这些底物显然会与胺进行非催化(质子偶联)的氧化还原偶联,因此为广泛假定的属催化途径提供了替代途径。
  • Hydrogen-Atom Abstraction Reactions by Manganese(V)- and Manganese(IV)-Oxo Porphyrin Complexes in Aqueous Solution
    作者:Chellaiah Arunkumar、Yong-Min Lee、Jung Yoon Lee、Shunichi Fukuzumi、Wonwoo Nam
    DOI:10.1002/chem.200901362
    日期:2009.11.2
    of MnV–oxo>MnIV–oxo; the reactivity of a MnV–oxo complex is 150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a MnIV–oxo complex in the oxidation of xanthene. The CH bond activation of alkylaromatics by the MnV– and MnIV–oxo porphyrins is proposed to occur through a hydrogen‐atom abstractio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action rates and the CH bond dissociation energy (BDE)
    高价(IV或V)-氧化卟啉被认为是卟啉催化剂在有机底物氧化中的反应性中间体。我们在碱性溶液中生成了Mn V –和Mn IV –氧卟啉,并研究了它们在烃的CH键活化中的反应性。我们现在报告的Mn V -和Mn IV氧代卟啉能够活化的C 烷基芳烃的H键,用的反应性顺序V氧代>的Mn IV -氧代; 一Mn的反应性V -氧复合物比的更大150倍IV -氧复合物,呫吨的氧化。C基于反应速率与CH键离解能之间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的观察结果,Mn V-和Mn IV-氧卟啉通过烷基芳烃的H键活化被认为是通过氢原子提取发生的。BDE)和and吨和二氢DHA)的氧化过程中的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值。我们已经证明,Mn的歧化IV氧代卟啉与Mn V -氧和Mn III卟啉是不是在碱性溶液中和的Mn可行途径IV氧代卟啉能够从烷基芳烃抽象的氢原子。的C 的Mn烷基芳烃的H键活化V -和M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