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diethyl hex-2-en-1-ylphosphonate | 73881-0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diethyl hex-2-en-1-ylphosphonate
英文别名
diethyl (E)-2-hexene-1-phosphonate;Diethyl-(E)-2-hexenylphosphonat;Diethyl 2-hexenylphosphonate;(E)-1-diethoxyphosphorylhex-2-ene
(E)-diethyl hex-2-en-1-ylphosphonate化学式
CAS
73881-08-0
化学式
C10H21O3P
mdl
——
分子量
220.249
InChiKey
OSKFELZEKFJCRX-CMDGGOB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2.0±19.0 °C(Predicted)
  • 密度:
    0.98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diethyl hex-2-en-1-ylphosphon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7E)-1-(tetrahydropyran-2'-yloxy)-7-dode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信息素,XXVIII。立体定向合成(E)-烯烃共聚物Schmetterlingspheromone
    摘要:
    Es wird eine Allgemeine立体选择性合成(E)-单链烯键式信息素和链烯酮二乙基膦酸酯和烯丙基二乙基膦酸酯和纳米二烯化锂。
    DOI:
    10.1002/cber.19801130330
  • 作为产物:
    描述:
    (E)-1-bromo-2-hexene亚磷酸三乙酯 反应 20.0h, 以77%的产率得到(E)-diethyl hex-2-en-1-yl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信息素,XXVIII。立体定向合成(E)-烯烃共聚物Schmetterlingspheromone
    摘要:
    Es wird eine Allgemeine立体选择性合成(E)-单链烯键式信息素和链烯酮二乙基膦酸酯和烯丙基二乙基膦酸酯和纳米二烯化锂。
    DOI:
    10.1002/cber.198011303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lcohol-based Michaelis–Arbuzov reaction: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benign method for C–P(O) bond formation
    作者:Xiantao Ma、Qing Xu、Huan Li、Chenliang Su、Lei Yu、Xu Zhang、Hongen Cao、Li-Biao Han
    DOI:10.1039/c8gc00931g
    日期:——
    The famous Michaelis–Arbuzov reaction is extensively used both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dustry to manufacture tons of widely-used organophosphoryl compounds every year. However, this method and the modified Michaelis–Arbuzov reactions developed recently still have some limitations. We now report a new alcohol-version of the Michaelis–Arbuzov reaction that can provide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benign
    著名的米利斯-阿尔布佐夫(Michaelis-Arbuzov)反应每年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以生产数吨广泛使用的有机酰基化合物。但是,该方法和最近开发的改进的Michaelis-Arbuzov反应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现在,我们报告迈克尔斯-阿布佐夫(Michaelis-Arbuzov)反应的一种新的酒精转化形式,它可以提供一种有效且对环境有益的方法来解决已知的迈克尔斯-阿布佐夫(Michaelis-Arbuzov)反应的问题。即,使用正丁基4,各种各样的醇可以容易地与亚磷酸酯,亚膦酸酯和次膦酸酯反应,生成所有三种酰基化合物(膦酸酯,次膦酸酯和氧化膦)。NI催化的高效C–P(O)键形成反应。这种通用方法也可以轻松按比例放大,并在一锅中用于进一步的合成转化。
  • 烷基亚膦酸二酯化合物或烷基次膦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温州大学
    公开号:CN1065432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本发明公开了烷基亚膦酸二酯化合物或烷基次膦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来源广泛、稳定低毒的醇类为烷基化试剂,使用廉价易得的盐为催化剂,无需溶剂,经反应可选择性地直接得到烷基亚膦酸二酯化合物。该反应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有机溶剂、易于操作。本方法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低,可利用苄基型、烯丙基型和脂肪型等各种类型的醇为烷基化试剂,实现不同类型取代的烷基亚膦酸二酯的合成,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取代亚膦酸二酯与醇的反应合成烷基次膦酸酯化合物。
  • Janecki, Tomasz; Kuś, Andrzej; Krawczyk, Henryk, Synlett, 2000, # 5, p. 611 - 614
    作者:Janecki, Tomasz、Kuś, Andrzej、Krawczyk, Henryk、Błaszczyk, Edyta
    DOI:——
    日期:——
  • Sturtz, Georges; Pondaven-Raphalen, Annick,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80, # 5, p. 2512 - 2523
    作者:Sturtz, Georges、Pondaven-Raphalen, Annick
    DOI:——
    日期:——
  • STURTZ G.; PONDAVEN-RAPHALEN A., J. CHEM. RES. SYNOP., 1980, NO 5, 175, J. CHEM. RES. MICROFICHE, 1980, 25+
    作者:STURTZ G.、 PONDAVEN-RAPHALEN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