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 | 1411975-8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S)-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
(R)-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化学式
CAS
1411975-89-7;1411975-95-5
化学式
C7H11BrO
mdl
——
分子量
191.068
InChiKey
PFFHCIPFIUCKST-WAYWQWQ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9.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甲基锡(R)-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5%的产率得到4-ethylidene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生物催化不对称酮还原中的诱导轴向手性
    摘要:
    使用醇脱氢酶实现了 4-亚烷基环己酮的前手性酮的催化不对称还原,并形成相应的轴向手性 R 构型醇(高达 99% ee),而手性过渡金属催化剂则失败。通过基于饱和诱变(高达 98% ee (S))的定向进化,证明可以逆转对映选择性。使用带有乙烯基溴部分的酮可以将相应的 R-和 S-醇用作 Pd 催化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化合物。
    DOI:
    10.1021/ja3092517
  • 作为产物:
    描述:
    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ne 在 Thermoethanolicus brockii alcohol dehydrogenase W110T mutant 、 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磷酸盐异丙醇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1%的产率得到(R)-4-(bromomethylene)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生物催化不对称酮还原中的诱导轴向手性
    摘要:
    使用醇脱氢酶实现了 4-亚烷基环己酮的前手性酮的催化不对称还原,并形成相应的轴向手性 R 构型醇(高达 99% ee),而手性过渡金属催化剂则失败。通过基于饱和诱变(高达 98% ee (S))的定向进化,证明可以逆转对映选择性。使用带有乙烯基溴部分的酮可以将相应的 R-和 S-醇用作 Pd 催化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化合物。
    DOI:
    10.1021/ja30925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Type of Stereoselectivity in Baeyer-Villiger Reactions: Access to<i>E</i>- and<i>Z</i>-Olefins
    作者:Zhi-Gang Zhang、Gheorghe-Doru Roiban、Juan Pablo Acevedo、Iakov Polyak、Manfred T. Reetz
    DOI:10.1002/adsc.201200759
    日期:2013.1.14
    monooxygenases are employed as catalysts in diastereoselective Baeyer–Villiger reactions lea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E‐ or Z‐configurated lactones. Wild‐type cyclohexanone monooxygenase (CHMO) as catalyst delivers the E‐isomers and a directed evolution mutant the opposite Z‐isomers. Subsequent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a key product containing a vinyl bromide moiety provide a variety
    已经开发出用于获得构型确定的三取代的烯烃的新概念。从常见的4-亚乙基环己酮酮酮前体开始,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被用作非对映选择性BAeyer-Villiger反应的催化剂,导致相应的E或Z构型的内酯。野生型环己酮单加氧酶(CHMO)作为催化剂提供E型异构体,而定向进化突变体提供相反的Z型异构体。含乙烯基部分的关键产物的后续过渡属催化化学转化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三取代E-或Z-烯烃。基于QM / MM的模型阐明了这种非对映选择性的异常类型的起源。与这种生物催化方法相比,传统的BAeyer-Villiger试剂(例如m- CPBA)无法表现出任何选择性,形成了E-和Z-烯烃的1:1混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