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bis(4-iodophenyl)perylene-3,4,9,10-bis(dicarboximide) | 918401-5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4-iodophenyl)perylene-3,4,9,10-bis(dicarboximide)
英文别名
N,N'-bis(4-iodophenyl)-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7,18-Bis(4-iodophenyl)-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3),2,4,9,11,13,15,20(24),21,25-decaene-6,8,17,19-tetrone
N,N’-bis(4-iodophenyl)perylene-3,4,9,10-bis(dicarboximide)化学式
CAS
918401-59-9
化学式
C36H16I2N2O4
mdl
——
分子量
794.343
InChiKey
LRNJYFOJMVAS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2.01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1
  • 重原子数:
    4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乙氧基硅烷N,N’-bis(4-iodophenyl)perylene-3,4,9,10-bis(dicarboximide) 在 bis(acetonitrile)(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tetrafluorobor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8%的产率得到N,N'-bis[4-(triethoxysilyl)phenyl]-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液晶Per双酰亚胺前驱体制备的高导电性有机硅杂化膜
    摘要:
    通过硅胶支架中电活性per双酰亚胺(PBI)部分的长距离取向,可实现有机硅膜中的显着各向异性导电。一种新的基于PBI的有机硅烷前体被设计为具有溶致液晶特性。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具有三乙氧基甲硅烷基苯基的PBI前体表现出六方柱状相。前驱体的液溶液晶行为使得能够制备由厘米级的PBI前驱体的单轴排列柱状聚集体组成的浸涂膜。通过原位缩聚成功地固定了定向结构,这产生了不溶的,热稳定的PBI-二氧化硅杂化膜。掺杂有肼的取向有机硅薄膜具有高电导率,约为10−2 S cm -1,对于有机硅材料来说是最高的水平,与所有有机PBI组件的水平相当。还发现这些薄膜的电导率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目前的结果表明,在有机分子组装体中显着电学性能的诱导与通过无机-有机杂交获得的结构稳定作用是相容的。
    DOI:
    10.1002/adfm.201100444
  • 作为产物:
    描述:
    3,4,9,10-苝四羧酸二酐对碘苯胺咪唑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3.0h, 以99%的产率得到N,N’-bis(4-iodophenyl)perylene-3,4,9,10-bis(dicarbox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芳烃中Bi双酰亚胺染料的同二元和异二聚物堆栈中的激子-振动偶合:吸收性质和理论分析的研究
    摘要: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包含相同或不同的per双酰亚胺(PBI)发色团的三个三个环烷系列的光学性质,并分析了它们的独特光谱特征。关于相应的组成PBI单体,所有研究的环烷均显示出显着不同的吸收特征,表明在环烷内的PBI单元之间存在强的偶联相互作用。DFT计算表明,在旋转位移中,环行管中的PBI单元在范德华距离很近时呈π堆叠排列。基于随时间变化的量子力学的吸收光谱模拟正确地再现了实验光谱,揭示了同二聚体和异二聚体堆叠中发色团之间的激子-振动耦合。包含两个不同的PBI生色团的PBI环烷代表了已经研究了激子偶联的PBI异二聚体堆叠的第一个例子。量子动力学分析表明,杂聚集体中的激子耦合确实具有与均聚集体相似的强度。
    DOI:
    10.1002/chem.2016032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碟烯-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 对气相挥发性芳香烃的传感应用
    申请人:陕西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1033049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碟烯‑酰亚胺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对气相挥发性芳香烃的传感应用,碟烯‑酰亚胺生物具有特殊的非平面结构,使得制备得到的传感薄膜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富含分子通道,可以保证待测物分子在薄膜内很好地扩散;同时利用毛细凝结的现象和荧光分子在高激发态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作用,实现了对BTEX气体高灵敏、高选择性响应,且响应和回复时间均很短,为面向缺乏光电活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相传感及制备性能优异的荧光传感薄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所制备的荧光化合物光化学、热力学稳定性好,得到的荧光传感薄膜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是一类优异的荧光传感薄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