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醛酸内酯被用作 N9 和 N7
嘌呤核苷的前体,其结构中含有
葡萄糖醛酸衍
生物。乙酰化 N-苄基
葡糖醛酸酰胺和
吡喃
葡萄糖醛酸酰胺是从
呋喃葡萄糖醛酸-6,3-内酯通过几个步骤合成的。在三甲基甲
硅烷基
三氟甲磺酸酯的存在下,通过与甲
硅烷基化的 2-乙酰
氨基-
6-氯嘌呤进行 N-糖基化,将它们转化为相应的
呋喃糖基和
吡喃糖基糖醛酰胺基核苷。三乙酰化双环内酯本身与核碱基偶联,得到双环 N9,N7 核苷。Tri-O-acetylglucopyranurono-6,1-lactone 首次被用作 N-糖基化的糖基供体,并在与 1- 糖基化反应条件相似的反应条件下产生了 β-构型的 N9-和 N7-连接的
嘌呤基
葡萄糖醛酸苷。 O-乙酰基取代的糖基供体。评估了带有
葡萄糖醛酸衍
生物作为糖子的合成核苷的
胆碱酯酶抑制谱,它们显示出中等的选择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Ki = 14.78–50.53 μM)。
呋喃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