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alactopyranose | 162606-3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alactopyranose
英文别名
2,3,4-tri-O-acetyl-6-O-methyl-α-D-galactopyranosyl bromide;[(2R,3S,4S,5R,6R)-4,5-diacetyloxy-6-bromo-2-(methoxymethyl)oxan-3-yl] acetate
1-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alactopyranose化学式
CAS
162606-35-1
化学式
C13H19BrO8
mdl
——
分子量
383.193
InChiKey
WRYDHEYGKBFHJF-SJHCENC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4.4±42.0 °C(Predicted)
  • 密度:
    1.4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9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alactopyranose四(三苯基膦)钯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醋酸异丙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1%的产率得到2-deoxy-1,3,4-tri-O-acetyl-6-O-methyl-α-D-galact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激发态钯催化 1,2-自旋中心转移可实现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性 C-2 还原、氘化和碘化
    摘要:
    激发态催化是一种涉及一种或多种激发态催化物质的过程,已成为有机合成中的强大工具,因为它允许进入激发态反应景观以发现新颖的化学反应性。在此,我们报告了第一个激发态钯催化的 1,2-自旋中心转移反应,该反应能够实现碳水化合物的位点选择性功能化。该策略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水平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可耐受多种官能团和复杂的分子结构。机理研究表明,一种根本机制涉及杂合钯物种的形成,该杂合钯物种经历1,2-自旋中心转移,然后进行还原、氘化和碘化,以提供功能化的2-脱氧糖。新的反应性将为快速生成天然和非天然碳水化合物提供通用方法。
    DOI:
    10.1021/jacs.0c11209
  • 作为产物:
    描述:
    Acetic acid (3R,4S,5S,6R)-2,4,5-triacetoxy-6-methoxymethyl-tetrahydro-pyran-3-yl ester 在 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64%的产率得到1-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alactopy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激发态钯催化 1,2-自旋中心转移可实现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性 C-2 还原、氘化和碘化
    摘要:
    激发态催化是一种涉及一种或多种激发态催化物质的过程,已成为有机合成中的强大工具,因为它允许进入激发态反应景观以发现新颖的化学反应性。在此,我们报告了第一个激发态钯催化的 1,2-自旋中心转移反应,该反应能够实现碳水化合物的位点选择性功能化。该策略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水平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可耐受多种官能团和复杂的分子结构。机理研究表明,一种根本机制涉及杂合钯物种的形成,该杂合钯物种经历1,2-自旋中心转移,然后进行还原、氘化和碘化,以提供功能化的2-脱氧糖。新的反应性将为快速生成天然和非天然碳水化合物提供通用方法。
    DOI:
    10.1021/jacs.0c112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glycosylated diphyllin derivatives as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
    作者:Da-Kuo Shi、Wei Zhang、Ning Ding、Ming Li、Ying-Xia Li
    DOI:10.1016/j.ejmech.2011.11.011
    日期:2012.1
    Recently, a novel glycosylated diphyllin derivative 11 which exhibiting potent anticancer activity by targeting topoisomerase IIα was reported by our group.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molecules fo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studies, 12 new glycosylated diphyllin analogs have been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SA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 the sugar
    最近,我们小组报道了一种新的糖基化二叶素衍生物11,它通过靶向拓扑异构酶 IIα 表现出有效的抗癌活性。为了为构效关系 (SAR) 研究提供更多分子,我们设计、合成了 12 种新的糖基化叶木素类似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估。SAR 分析表明 (i) diphyllin 上的糖部分对于抗癌活性是必不可少的;(ii) 糖上的赤道 C4'-OH 优于轴向的,并且 (iii) 糖的 C4' 和 C6' 处适当的环状亲脂基团可能会增强抗癌活性。
  • Cobalt-Catalyzed Diastereoselective Cross-Couplings between Alkynylzinc Pivalates and Functionalized Cyclic Iodides or Bromides
    作者:Lucie Thomas、Ferdinand H. Lutter、Maximilian S. Hofmayer、Konstantin Karaghiosoff、Paul Knochel
    DOI:10.1021/acs.orglett.8b00784
    日期:2018.4.20
    Various 1,2-, 1,3-, and 1,4-substituted cyclic iodides or bromides undergo highly diastereoselective cross-couplings (diastereoselectivity (dr) up to 99:1) with a range of alkynylzinc pivalates, using CoCl2 (20 mol %) and trans-N,N,N',N'-tetramethylcyclohexane-1,2-diamine as a catalytic syste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