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2)H2)-4-penten-1-ol | 76785-1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2)H2)-4-penten-1-ol
英文别名
1,1-Dideuteriopent-4-en-1-ol
(1,1-(2)H2)-4-penten-1-ol化学式
CAS
76785-16-5
化学式
C5H10O
mdl
——
分子量
88.1179
InChiKey
LQAVWYMTUMSFBE-BFWBPSQ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2)H2)-4-penten-1-ol三溴化磷 作用下, 以 吡啶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4%的产率得到(1,1-(2)H2)-1-bromo-4-pentene
    参考文献:
    名称:
    Turecek, Frantisek,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80, vol. 45, # 6, p. 1820 - 182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4-戊烯酸乙酯 在 lithium aluminium deute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0.75h, 生成 (1,1-(2)H2)-4-pent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20,20,20-2H3]-花生四烯酸和[20,20,-2H2]-20-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的便捷合成
    摘要:
    以良好的总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制备了氘代花生四烯酸和 20-HETE。关键转化包括反式特异性二溴化乙烯还原和 Suzuki 与硼酸锂或 9-BBN 硼烷的交叉偶联。这些标准品分别比天然存在的标准品高三个和两个质量单位,可用于质谱分析。
    DOI:
    10.1002/jlcr.10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 of a Modified Bouveault–Blanc Reduction for the Selective Synthesis of α,α-Dideuterio Alcohols
    作者:Minhui Han、Xiaodong Ma、Shangchu Yao、Yuxuan Ding、Zihan Yan、Adila Adijiang、Yufei Wu、Hengzhao Li、Yuntong Zhang、Peng Lei、Yun Ling、Jie An
    DOI:10.1021/acs.joc.6b02950
    日期:2017.1.20
    α-dideuterio alcohols from carboxylic acid esters. Sodium dispersions are used as the electron donor in this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 and ethanol-d1 is employed as the deuterium source. This reaction uses stable, cheap, an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eagents, is operationally simple, and results in excellent deuterium incorporation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aliphatic esters, which provides an attractive
    已开发出一种改进的Bouveault-Blanc还原方法,用于从羧酸酯合成α,α-二代醇。在该电子转移反应中,将分散液用作电子给体,将乙醇-d 1用作源。该反应使用稳定,便宜且可商购的试剂,操作简单,并且可在各种脂族酯中实现出色的掺入,为昂贵的发火性碱化物介导的反应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
  • 氘代戊4-烯基-N-糠基-N-咪唑-1-基羰基- DL-高丙氨酸酯制备及杀菌活性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公开号:CN10835890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本发明属于农药创制、病原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代戊4‑烯基‑N‑糠基‑N‑咪唑‑1‑基羰基‑DL‑高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杀菌活性应用。本发明利用经济成本低廉的方法首次实现了标记的戊4‑烯基‑N‑糠基‑N‑咪唑‑1‑基羰基‑DL‑高丙酸酯的合成。四种标记的戊4‑烯基‑N‑糠基‑N‑咪唑‑1‑基羰基‑DL‑高丙酸酯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的离体杀菌活性,尤其对稻恶苗病菌、稻稻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在动力学上,C‑D键相比C‑H键更为稳定。因此,相比未被标记的化合物,代戊4‑烯基‑N‑糠基‑N‑咪唑‑1‑基羰基‑DL‑高丙酸酯有望具有更长的持效期和对环境更小的压力。代戊4‑烯基‑N‑糠基‑N‑咪唑‑1‑基羰基‑DL‑高丙酸酯还可作为探针研究这一化合物的代谢及毒理特性。并可作为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内参。
  • Bowen, Richard D.; Maccoll, Alla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I, 1987, p. 1019 - 1026
    作者:Bowen, Richard D.、Maccoll, Allan
    DOI:——
    日期:——
  • TURECEK F., COLLECT. CZECH. CHEM. COMMUN., 1980, 45, NO 6, 1820-1825
    作者:TURECEK F.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