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t-butoxycarbonyl-3-(2-methoxycarbonylethyl)-3',4,4'-trimethylpyrromethane-5-carboxylic acid | 114037-4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t-butoxycarbonyl-3-(2-methoxycarbonylethyl)-3',4,4'-trimethylpyrromethane-5-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5-((5-(tert-butoxycarbonyl)-3,4-dimethyl-1H-pyrrol-2-yl)methyl)-4-(2-(methoxycarbonyl)ethyl)-3-methyl-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5-[[3,4-dimethyl-5-[(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1H-pyrrol-2-yl]methyl]-4-(3-methoxy-3-oxopropyl)-3-methyl-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
5'-t-butoxycarbonyl-3-(2-methoxycarbonylethyl)-3',4,4'-trimethylpyrromethane-5-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14037-41-1
化学式
C22H30N2O6
mdl
——
分子量
418.49
InChiKey
WWNKQMDVBQMBC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0 °C (decomp)
  • 沸点:
    595.6±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1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2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21.48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t-butoxycarbonyl-3-(2-methoxycarbonylethyl)-3',4,4'-trimethylpyrromethane-5-carboxylic acid硫酸氢溴酸 、 copper diacetate 、 对甲苯磺酸溶剂黄146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67h, 生成 1,4-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3,5,6,7,8-hexamethyl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Pandey, Ravindra K.; Rezzano, Irene N.; Smith, Kevin M.,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87, # 8, p. 2171 - 219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benzyl 5'-t-butoxycarbonyl-3-(2-methoxycarbonylethyl)-4,3',4'-trimethylpyrromethane-5-carboxylat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5%的产率得到5'-t-butoxycarbonyl-3-(2-methoxycarbonylethyl)-3',4,4'-trimethylpyrromethane-5-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迈向二氯的一般合成
    摘要:
    最近,我们描述了 C,D 环对称二氢卟酚 11 的新合成,涉及双甲酰基二氢二吡喃 9 与对称取代的二吡咯甲烷二酸 10 的 2 + 2 缩合(方法 I)。然而,虽然在许多方面通用,但方法 I 不适合合成通式 15 的完全非对称二氢卟酚的更广泛目标,这需要对 A、B 和 C、D 环组件中的反应中心进行区域选择性控制。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实现这种差异化的四种新的 2 + 2 策略(方法 II-V)。其中,方法 V 将操作简单性与中等至高的产品收率相结合,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途径,利用 A、B 环 9 的两个甲酰基之间的反应性差异来赋予出色的区域选择性。方法 II-IV 也是方法 V 的有用替代方法,尽管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官能化的前体不太容易获得。所有四种方法都会产生不同取代的二氢卟酚的单一区域异构体,并且在每种情况下,2 + 2 缩合都是在一个简单的单烧瓶程序中完成的,不需要氧化剂或金属等添加剂。综上所述,这些方法为
    DOI:
    10.1021/ja07800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