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 (2,3,4,6-tetra-O-benzoyl-β-D-galactopyranosyl)-(1->4)[(1->3)-2,3,4-tri-O-acetyl-α-L-fucopyranosyl]-6-O-(tert-butyldiphenylsilyl)-2-deoxy-2-(2,2,2-trichloroethoxy)carbonylamino-1-thio-β-D-glucopyranoside | 1335110-7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 (2,3,4,6-tetra-O-benzoyl-β-D-galactopyranosyl)-(1->4)[(1->3)-2,3,4-tri-O-acetyl-α-L-fucopyranosyl]-6-O-(tert-butyldiphenylsilyl)-2-deoxy-2-(2,2,2-trichloroethoxy)carbonylamino-1-thio-β-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
phenyl (2,3,4,6-tetra-O-benzoyl-β-D-galactopyranosyl)-(1->4)[(1->3)-2,3,4-tri-O-acetyl-α-L-fucopyranosyl]-6-O-(tert-butyldiphenylsilyl)-2-deoxy-2-(2,2,2-trichloroethoxy)carbonylamino-1-thio-β-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335110-75-2
化学式
C77H78Cl3NO22SSi
mdl
——
分子量
1535.97
InChiKey
MGFUEERJEHMIQH-CEYZGPB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11
  • 重原子数:
    105.0
  • 可旋转键数:
    25.0
  • 环数:
    1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277.8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氨基氧聚糖和基因编码的醛标签的多功能合成实现蛋白质糖工程
    摘要:
    均质糖基化蛋白质是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开发的重要目标。使用与天然对应物具有结构相似性的非天然蛋白质 - 聚糖连接可以加速糖工程蛋白的合成。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生成均质糖基化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涉及通过肟键将氨氧基聚糖化学连接到重组产生的蛋白质上。我们采用最近引入的醛标记方法在特定位点获得带有醛的甲酰甘氨酸残基的重组蛋白。复杂的氨氧基聚糖是使用一种新的途径合成的,该途径以 N-戊烯酰基异羟肟酸酯为关键中间体,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化学和酶促加工。
    DOI:
    10.1021/ja206023e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酸酐吡啶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168 mg的产率得到phenyl (2,3,4,6-tetra-O-benzoyl-β-D-galactopyranosyl)-(1->4)[(1->3)-2,3,4-tri-O-acetyl-α-L-fucopyranosyl]-6-O-(tert-butyldiphenylsilyl)-2-deoxy-2-(2,2,2-trichloroethoxy)carbonylamino-1-thio-β-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氨基氧聚糖和基因编码的醛标签的多功能合成实现蛋白质糖工程
    摘要:
    均质糖基化蛋白质是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开发的重要目标。使用与天然对应物具有结构相似性的非天然蛋白质 - 聚糖连接可以加速糖工程蛋白的合成。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生成均质糖基化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涉及通过肟键将氨氧基聚糖化学连接到重组产生的蛋白质上。我们采用最近引入的醛标记方法在特定位点获得带有醛的甲酰甘氨酸残基的重组蛋白。复杂的氨氧基聚糖是使用一种新的途径合成的,该途径以 N-戊烯酰基异羟肟酸酯为关键中间体,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化学和酶促加工。
    DOI:
    10.1021/ja20602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