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ut-3-en-1-yl)oxyquinolin-2(1H)-one | 1443547-2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ut-3-en-1-yl)oxyquinolin-2(1H)-one
英文别名
3-but-3-enoxy-1H-quinolin-2-one
3-(but-3-en-1-yl)oxyquinolin-2(1H)-one化学式
CAS
1443547-25-8
化学式
C13H13NO2
mdl
——
分子量
215.252
InChiKey
UXVYMABGLCMKC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ut-3-en-1-yl)oxyquinolin-2(1H)-one 在 C32H15F12IrN5(1+)*C32H12BF24(1-)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100%的产率得到1,2,3,10b-tetrahydro-1H-furo[2',3':1,4]cyclobuta[1,2-c]quinolin-5(6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氢键合铱敏化剂控制的对映选择性激发态光反应
    摘要:
    电子激发态的立体化学控制是光化学合成中的长期挑战,很少有人知道在三重态光反应中产生高对映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种异常有效的手性光催化剂,它使用一系列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募集前手性喹诺酮。这些底物在过渡金属光敏剂的手性环境中的组织导致有效的德克斯特能量转移和有效的立体感应。这些有机金属发色团对配体修饰的相对不敏感性使得该催化剂结构的优化对于在催化剂负载量下高对映体过量的情况比报道的类似手性有机光敏剂的最佳条件低了100倍。
    DOI:
    10.1021/jacs.7b1058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氢键合铱敏化剂控制的对映选择性激发态光反应
    摘要:
    电子激发态的立体化学控制是光化学合成中的长期挑战,很少有人知道在三重态光反应中产生高对映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种异常有效的手性光催化剂,它使用一系列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募集前手性喹诺酮。这些底物在过渡金属光敏剂的手性环境中的组织导致有效的德克斯特能量转移和有效的立体感应。这些有机金属发色团对配体修饰的相对不敏感性使得该催化剂结构的优化对于在催化剂负载量下高对映体过量的情况比报道的类似手性有机光敏剂的最佳条件低了100倍。
    DOI:
    10.1021/jacs.7b105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Excited-State Photoreactions Using a Chiral Ir Triplet Sensitizer: Separating Association from Energy Transfer in Asymmetric Photocatalysis
    作者:Jian Zheng、Wesley B. Swords、Hoimin Jung、Kazimer L. Skubi、Jesse B. Kidd、Gerald J. Meyer、Mu-Hyun Baik、Tehshik P. Yoon
    DOI:10.1021/jacs.9b06244
    日期:2019.8.28
    substantial challenge in synthetic chemistry, and intermolecular pho-toreactions have proven especially difficult to conduct in a stereocontrolled fashion. Herein, we report a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2+2] cycloaddition of 3-alkoxyquinolones catalyzed by a chiral hydrogen-bonding iridium photosensitizer. Enantioselectivities as high as 99% ee were measured in reactions with a range of maleimides
    激发态光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催化仍然是合成化学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并且已证明分子间光反应特别难以以立体控制的方式进行。在此,我们报告了由手性氢键合光敏剂催化的 3-烷氧基喹诺酮类的高度对映选择性分子间 [2+2] 环加成反应。在与一系列马来酰亚胺和其他缺电子烯烃反应伙伴的反应中测量到高达 99% ee 的对映选择性。一系列动力学、光谱和计算研究支持光催化剂和喹诺酮形成氢键复合物以控制选择性的机制,但在该复合物光激发后,优选马来酰亚胺的能量转移敏化。然后敏化的马来酰亚胺与氢键合的喹诺酮-光催化剂复合物反应,得到高度对映体富集的环加合物。这一发现与对映选择性光化学的长期信条相矛盾,该信条认为立体选择性光反应需要与敏化底物的强预缔合,以克服电子激发有机分子的短寿命。因此,该系统表明不对称光催化的更广泛的替代设计策略可能是可能的。这一发现与对映选择性光化学的长期信条相矛盾,该信条认为立体选择性光反应需
  • Intramolecular [2+2] Photocycloaddition of 3- and 4-(But-3-enyl)oxyquinolones: Influence of the Alkene Substitution Pattern, Photophysical Studies, and Enantioselective Catalysis by a Chiral Sensitizer
    作者:Mark M. Maturi、Matthias Wenninger、Rafael Alonso、Andreas Bauer、Alexander Pöthig、Eberhard Riedle、Thorsten Bach
    DOI:10.1002/chem.201300203
    日期:2013.6.3
    The intramolecular [2+2] photocycloaddition of four 4‐(but‐3‐enyl)oxyquinolones (substitution pattern at the terminal alkene carbon atom: CH2, Z‐CHEt, E‐CHEt, CMe2) and two 3‐(but‐3‐enyl)oxyquinolones (substitution pattern: CH2, CMe2) was studied. Upon direct irradiation at λ=300 nm, the respective cyclobutane products were formed in high yields (83–95 %) and for symmetrically substituted substrates
    分子内[2 + 2]光环加成四个4-(但-3-烯基)氧基喹诺酮(在末端烯烃碳原子处的取代模式:CH 2,Z- CHEt,E- CHEt,CMe 2)和两个3-(但‐3-烯基)氧基喹诺酮类(取代模式:CH 2,CMe 2)。在λ = 300 nm处直接照射后,以高收率(83–95%)形成了相应的环丁烷产物,并且对于对称取代的底物具有完全的非对映选择性。Z或E的基材取代的末端双键显示立体收敛反应过程,导致区域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几乎相同。通过瞬态吸收光谱阐明了光环加成的机理。为标题化合物,其-不同于简单alkoxyquinolones如3- butyloxyquinolone和迅速4- methoxyquinolone-衰减(检测中间体A三重τ ≈1纳秒)通过环化到三重1,4-双自由基。双自由基可以通过两个反应通道进化,一个反应通道导致光产物,另一个反应通道回到起始材料。在手性敏化剂(10摩
  • Iridium(III) Polypyridine Artificial Metalloenzymes with Tunabl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 New Platform for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in Aqueous Solution
    作者:Bingqing Liu、Yasmine S Zubi、Jared C Lewis
    DOI:10.1039/d3dt00932g
    日期:——
    within a protein scaffold. Herein, we describe a panel of ArMs constructed by covalently linking Ir(III) polypyridyl complexes into a prolyl oligopeptidase scaffold. Spectroscopic methods were used to examine how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ArMs are influenced by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the cyclometalated ligands and the protein scaffol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by these hybrid catalysts was also examined
    人工属酶(ArM)可以通过在蛋白质支架中掺入辅助因子来结合属络合物和酶的独特特征。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组通过将 Ir( III ) 聚吡啶复合物共价连接到脯酰寡肽酶支架中而构建的 ArM。使用光谱方法来检查环属化配体和蛋白质支架的结构变化如何影响所得 ArM 的特性。还检查了这些混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光催化作用,发现它们在溶液中催化分子间/分子内[2 + 2]光环加成。使用辅助因子观察到低但可重复的对映选择性,该辅助因子在 ArM 活性位点内生物共轭时经历部分动力学拆分,这表明支架/辅助因子相互作用对于实现选择性 ArM 光催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 ArM 的天然 POP 肽酶催化作用,进一步证明了辅因子/支架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总之,这些研究表明基于 Ir( III ) 的 ArM 如何为正在进行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希望的起点,通过设计 POP 中的底物结合/激活基序来控制 EnT 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