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ysidavarone C | 1352173-4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ysidavarone C
英文别名
(1R,9S,10R,15S)-4-ethoxy-9,15-dimethyl-14,17-dimethylidenetetracyclo[7.7.1.02,7.010,15]heptadeca-2(7),4-diene-3,6-dione
dysidavarone C化学式
CAS
1352173-45-5
化学式
C23H28O3
mdl
——
分子量
352.474
InChiKey
SIRJQGKHZXXBRA-BHAGSQD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ysidavarone C对甲苯磺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92 %的产率得到dysidavarone B
    参考文献:
    名称:
    海洋类萜 (+)-dysidavarones A–C 的发散全合成
    摘要:
    在这里,我们报道了海洋倍半萜烯醌meroterpenoids (+)-dysidavarones A–C (12)并为地迪瓦隆类似物的合成提供了后期可修改的路线,以进一步评价其抗癌活性。3–1通过后期引入乙氧基以发散方式得到,揭示了乙氧基的可能来源(+)-dysidavarones A–C 内 (6)是由泼地西达瓦隆3–1。 (+)-dysidavarones A–C 的全合成 (与苄基溴的芳基化11维兰德-米歇尔酮衍生物6构建了泼地西达瓦隆的高张力桥联八元碳环作为关键的通用中间体。通过一锅分子间烷基化和分子内修饰6 ) 使用泼迪西达瓦隆 3–1
    DOI:
    10.1016/j.cclet.2023.108338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 ammonium cerium (IV) nitrate 、 potassium tert-butylat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8h, 生成 dysidavarone C
    参考文献:
    名称:
    Dysifragilones A 和 B 以及 Dysidavarone C 的全合成
    摘要:
    dysifragilones A 和 B 以及 dysidavarones 的简明合成首次以不同于常见中间体的方式完成。合成路线的特点是通过分子内还原 Heck 反应构建双甲双胍 A 和 B 的 6/5/6/6/-四环,以及分子内钯催化的空间位阻酮的 α-芳基化形成四环 [7.7.1.0 2 ,7 .0 10,15 ]达达瓦隆 C 的十七烷核心结构。后期引入氨基和乙氧基是有效的。
    DOI:
    10.1021/acs.orglett.1c026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Dysifragilones A and B and Dysidavarone C
    作者:Yang-Ming Li、Yu-Tong Sun、Bi-Yuan Li、Hong-Bo Qin
    DOI:10.1021/acs.orglett.1c02641
    日期:2021.9.17
    The concise synthesis of dysifragilones A and B and dysidavarones has been accomp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divergent way from a common intermediate. The synthetic route features an intramolecular reductive Heck reaction to construct the 6/5/6/6/-tetracycle of dysifragilones A and B and an intramolecular palladium-catalyzed α-arylation of a sterically hindered ketone to forge the tetracyclo[7.7
    dysifragilones A 和 B 以及 dysidavarones 的简明合成首次以不同于常见中间体的方式完成。合成路线的特点是通过分子内还原 Heck 反应构建双甲双胍 A 和 B 的 6/5/6/6/-四环,以及分子内钯催化的空间位阻酮的 α-芳基化形成四环 [7.7.1.0 2 ,7 .0 10,15 ]达达瓦隆 C 的十七烷核心结构。后期引入氨基和乙氧基是有效的。
  • Divergent total synthesis of marine meroterpenoids (+)-dysidavarones A–C
    作者:Qunlong Zhang、Yang Kuang、Le Chang、Jingyi Kang、Bingjian Wang、Chuanke Chong、Zhaoyong Lu
    DOI:10.1016/j.cclet.2023.108338
    日期:2023.3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marine sesquiterpene quinone meroterpenoids (+)-dysidavarones A–C (1–3) using predysidavarone 6 as a key common intermediate. The highly strained and bridged eight-membered carbocycle of predysidavarone 6 was constructed by a one-pot intermolecular alkylation and intramolecular arylation of Wieland–Miescher ketone derivative 11 and benzyl bromide 12. The total synthesis of (+)-dysidavarones
    在这里,我们报道了海洋倍半萜烯醌meroterpenoids (+)-dysidavarones A–C (12)并为地迪瓦隆类似物的合成提供了后期可修改的路线,以进一步评价其抗癌活性。3–1通过后期引入乙氧基以发散方式得到,揭示了乙氧基的可能来源(+)-dysidavarones A–C 内 (6)是由泼地西达瓦隆3–1。 (+)-dysidavarones A–C 的全合成 (与苄基溴的芳基化11维兰德-米歇尔酮衍生物6构建了泼地西达瓦隆的高张力桥联八元碳环作为关键的通用中间体。通过一锅分子间烷基化和分子内修饰6 ) 使用泼迪西达瓦隆 3–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2-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酯 乙酸1-萘基铵 6-甲氧基螺[4.5]癸-6,9-二烯-8-酮 6-甲基-3,4-二氢-2H-吡喃-5-甲酰肼 6,7-二氢环戊并[d][1,3]二噁英-5(4H)-酮 5-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5-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5,6-二氢-3-乙氧羰基-2-甲基-4H-吡喃 4-羟基-3-甲氧基-2-甲基-环戊-2-烯酮 4-甲氧基-3,3-二甲基-6-氧代-1,4-环己二烯-1-甲醛 4-烯丙基-3,4-二乙氧基-2-甲基-2-环丁烯-1-酮 4-异丙烯基-3-异丙氧基-2-异丙基-4-甲氧基-环丁-2-烯酮 4,5,7,8-四甲氧基-1-氧杂-螺[2.5]辛-4,7-二烯-6-酮 3-甲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 3-甲氧基双环[2.2.1]庚-2,5-二烯-2-甲酰氯 3-甲氧基-5-甲基-2-环戊-1-酮 3-甲氧基-2-甲基丙-2-烯酰异氰酸酯 3-甲氧基-2-环戊烯-1-酮 3-甲氧基-2-环丁烯-1-酮 3-乙氧基螺[3.5]-2-壬烯-1-酮 3-乙氧基螺[3.4]辛-2-烯-1-酮 3-乙氧基环庚-2-烯-1-酮 3-乙氧基-螺[3.6]-2-癸烯-1-酮 3-乙氧基-7-甲氧基-螺[3.5]-2-壬烯-1-酮 3-乙氧基-7-(2-甲基-2-丙基)螺[3.5]壬-2-烯-1-酮 3-乙氧基-2-甲基-2-环戊烯酮 3-乙氧基-2-甲基-2-丙烯酸乙酯 3-乙氧基-2-环戊烯酮 3-(甲氧基甲氧基)环戊-2-烯-1-酮 3-(2-甲基丙氧基)环戊-2-烯-1-酮 3,4-二氢-2H-吡喃-5-甲醛 3,4-二氢-2H-吡喃-5-甲酸甲酯 2H-吡喃-5-羰基氯化,3,4-二氢- 2-羟基-3-甲氧基-2-环戊烯-1-酮 2-甲氧基亚甲基环己酮 2-甲氧基亚甲基-6-甲基-环己酮 2-甲氧基亚甲基-4-环戊烯-1,3-二酮 2-甲氧基-3,4-二氢-2H-吡喃-5-甲酰胺 2-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 2-甲基-3-(2-甲基丙氧基)环戊-2-烯-1-酮 2-氰基-3-甲氧基丙-2-烯酸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 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酰胺 2-氰基-3-乙氧基-2-丙酸甲酯 2-氟-3-甲氧基-2-丙酸甲酯 2-庚基-3-甲氧基环戊-2-烯-1-酮 2-乙氧基环戊烯-1-羧酸乙酯 2-(环己亚基甲基)-5,6-二氢-4H-吡喃-3-羧酸 2-(异丙氧基亚甲基)-6-甲基环己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