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 16789-98-3

中文名称
醋酸去氨加压素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esmopressin diacetate
英文别名
acetic acid;(2S)-N-[(2R)-1-[(2-amino-2-oxoeth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1-oxopentan-2-yl]-1-[(4R,7S,10S,13S,16S)-7-(2-amino-2-oxoethyl)-10-(3-amino-3-oxopropyl)-13-benzyl-16-[(4-hydroxyphenyl)methyl]-6,9,12,15,18-pentaoxo-1,2-dithia-5,8,11,14,17-pentazacycloicosane-4-carbo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e
醋酸去氨加压素化学式
CAS
16789-98-3
化学式
C50H72N14O16S2
mdl
——
分子量
1189.3
InChiKey
GNASTRMPURYAFJ-VCCVNBJ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0-172°C (dec.)
  • 溶解度:
    可溶于醋酸(少许)、甲醇(少许)、水(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6
  • 重原子数:
    82
  • 可旋转键数:
    19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8
  • 拓扑面积:
    563
  • 氢给体数:
    15
  • 氢受体数:
    19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36
  • 危险类别码:
    R2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7190090

制备方法与用途

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弥凝),即1-半胱氨酸脱去氨基和以8-D-精氨酸取代8-L-精氨酸,又称氨精氨酸加压素,是天然精氨盐加压素的结构类似物,血管升压素的衍生物,其抗利尿作用较血管升压素更为强大而持久,但没有血管收缩作用,药物副作用小,临床用于先天性或药物诱发的血小板机能障碍、尿毒症、肝硬化及不明原因而引起的出血时间延长;可用于控制及预防小型手术时的出血;中枢性尿崩症等。在个别情况下,本品甚至会对中度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产生疗效,常禁用于IIB型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白色无嗅的粉末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图1为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醋酸去氨加压素所含去氨加压素与天然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它与精氨酸加压素的区别,主要是对半耽氨酸作脱氨基处理和以D一精氨酸取代L一精氨酸。这些结构改变后,使临床剂量的去氨加压素的作用时间延长,而不产生加压的副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弥凝具有显著的抗遗尿效应,这可能是因为服药后提高了夜间患儿血液的精氨酸加压素水平,进而浓缩尿液、下调尿量和血管内压力,使膀胧颈部下降、逼尿肌收缩减少。 醋酸去氨加压素的药理作用 图2为醋酸去氨加压素的药理作用 按每公斤体重0.3微克量给药后,血浆达峰浓度约在60分钟,平均值约为600pg/ml。血浆半衰期在3~4小时之间,凝血效用依据Ⅷ:C的血浆半衰期,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约为静脉注射生物利用度的85%。
本品静脉给药2~4微克,抗利尿作用可达5~20小时。一些可引起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剂﹑氯丙嗪﹑卡马西平等,可增加抗利尿作用和增加水潴留的危险。吲哚美辛(消炎痛)会加强患者对去氨加压素的反应,但不会影响其药效的持续时间。该作用可能没有任何临床意义。醋酸去氨加压素 1.在介入性治疗或诊断性手术前,使延长的出血时间缩短或恢复正常;适用于先天性或药物诱发的血小板机能障碍﹑尿毒症﹑肝硬化及不明病因所致出血时间延长的患者。使延长的出血时间缩短或恢复正常。
2.对本品试验剂量呈阳性反应的轻度甲型血友病及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可用于控制及预防小型手术时的出血。在个别情况下,本品甚至会对中度病情的患者产生疗效。禁用于ⅡB型血管性血友病患者。
3.中枢性尿崩症。本品可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给药后可增加尿渗透压,降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液排出,减少排尿次数和夜尿。
4.肾尿液浓缩功能试验。本品可用作测试肾尿液浓缩功能,有助于对肾功能的诊断;对于诊断尿道感染的程度尤其有效;膀胱炎有别于肾盂肾炎,因此并不会引起低于正常值的肾尿液浓缩功能.
主治疾病:血管性血友病,尿路感染,尿崩症,尿道感染,尿毒症,肝硬化,膀胱炎,血友病,肾炎,小儿血友病,小儿尿崩症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
1. 控制出血或手术前预防出血:(1) 按体重0.3微克/公斤的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到.0-100毫升,在1-3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效果显著,可间隔时间为6-12小时重复给药1-2次;若再次重复给药可能会降低疗效。(2) 血友病患者Ⅷ:C的预期增加值应按使用第Ⅷ因子浓缩物的同一标准来衡量。一些病例在重复给药后疗效降低,因此应定期监测Ⅷ:C的水平,同时必须监测患者的血压。如果给药后血浆内Ⅷ:C的浓度并未达到预期的增加值,则可协同使用第Ⅷ因子浓缩物。治疗血友病患者时,应与血液检验室配合。(3) 使用本品前测定凝血因子的浓度及出血时间。使用本品后血浆中Ⅷ:C及vWF:Ag会显著增加,但目前仍不可能在使用本品前后,对这些因子的血浆浓度和凝血时间之间建立任何相关关系。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测试本品对每个患者出血时间的影响。测试出血时间应尽量采用标准的方法(例如Simplate II)。测试出血时间和血浆凝血因子浓度时,应在与血液检验室的合作及咨询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本品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
2. 中枢性尿崩症:(1) 当鼻腔给药不适合时可使用本品注射液,根据患者的尿量和尿渗透压而调整剂量。(2) 静脉注射的常用剂量:成人每天1~2次,每次1~4微克(0.25~1毫升);一岁以上儿童每天1~2次,每次0.1~1微克(0.025~0.25毫升);由于一岁以下儿童的用药经验有限,建议首剂量为0.05微克(0.0125毫升),然后根据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状态进行滴定。(3) 本品注射液通常采用静脉给药,但如需要,也可进行肌肉或皮下给药。
3. 肾尿液浓缩功能试验:(1) 成人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常用剂量为4微克(1毫升);一岁以上的儿童剂量为1~2微克(0.25~0.5毫升);一岁以下的婴儿剂量为0.4微克(0.1毫升)。建议对儿童首先使用鼻腔给药的制剂。(2) 使用本品后一小时内排出的尿液应不计入,此后的8小时内收集尿液两次以测量尿渗透压。应注意限制饮水量,同时参阅“注意事项”事项。(3) 多数患者使用本品后尿渗透压的正常值为800mOsm/Kg。若低于这个水平,应重复试验;若仍低于该值,表明肾尿液浓缩功能受到损害,应对病人做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 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 图3为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由于本品与天然激素精氨酸加压素结构类似,有抗利尿作用,能使肾小管重吸收增多,细胞外液被稀释,细胞内液电解质外溢,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醛固酮分泌减少、近端肾小管钠再吸收受抑制,尿钠和钾离子的分泌同时增多,从引起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一般的血清钠浓度在120~135mmol/L内属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会出现味觉减退、肌肉酸痛;血清钠浓度在115~120mmol/L内属于中度低钠血症,患者会出现头痛、个性改变、恶心、呕吐等;血清钠浓度低于115 mmol/L属于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可出现昏迷、反射消失。血清钾低于3.5mmol/L称为低血钾,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内外缺钾的程度及缺钾发生的速度,急性低钾血症症状比相同水平缺钾的慢性低钾血症严重,其中神经肌肉症状为低血钾最突出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软弱无力,出 现弛缓性 瘫痪及周期性瘫痪,其他会出现食欲缺乏、腹胀、口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疲劳、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抑郁状态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颤,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猝死。1.用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电解质水平情况,尤其是使用疗程较长的患者,用药进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渗透压、电解质和体质量,对有些病例还需测试血浆渗透压,如发现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引起严重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2.超剂量用药会增加水潴留和低钠血症的危险,给药剂量除遵循说明书外,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结合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制定出个体化给药方案,溶媒严格遵照说明书要求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对无症状的低钠血症患者,除停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外,应限制饮水;对有症状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可根据症状输入等渗或高渗氯化钠注射液;
4.医护人员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培训,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或被告知患者出现不适,应给予停药及相应救治,并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充分做好ADR监测上报工作,减少漏报,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防止不良事件的蔓延和扩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下列患者禁用本品:
1.习惯性及精神性烦渴症者。
2.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3.代偿失调的心功能不全患者。
4.Ⅱ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
5.需服用利尿剂的其他疾病患者。[1]高云娟,张海浪,阳洁,文晓玲,李文君,兰姗,彭丹. 135例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1):1085-1088+1096.
[2]戴杰,钱汝云,程丽芳,程亮,陈大为. pH、温度和光照因素对醋酸去氨加压素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新药杂志,2013,22(07):846-848+852.
[3]李璐. 中西医联合治疗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4]http://yp.120ask.com/detail/5321.html.
[5]http://www.yp900.com/ypsms/sms_23310.htm.
[6]http://www.sosoyy.com/product/product-11528.html.
化学性质
近年新合成的加压素类物质,即将精加压素的1位半胱氨酸和8位L-精氨酸分别换成β-巯基丙酸和D-精氨酸。本品加压作用比精加压素小2000倍,而抗利尿作用比天然加压素强且持久,半衰期长3倍。
用途
尿崩症的首选药物。该药物无不良反应,局部刺激性亦很轻。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