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6,6-tetramethylcyclohexane-1,2,4,5-tetrone | 13855-9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6,6-tetramethylcyclohexane-1,2,4,5-tetrone
英文别名
3,3,6,6-Tetramethylcyclohexane-1,2,4,5-tetraone
3,3,6,6-tetramethylcyclohexane-1,2,4,5-tetrone化学式
CAS
13855-97-5
化学式
C10H12O4
mdl
——
分子量
196.203
InChiKey
XFBDFAHSUGXGS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01.8±35.0 °C(Predicted)
  • 密度:
    1.15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68.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6,6-tetramethylcyclohexane-1,2,4,5-tetrone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5,10-dihydro-5,5,10,10-tetramethylpyrazino<2,3-g>quinoxa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两个受体基团的同轭
    摘要:
    已对 3,3,6,6-四甲基环己烷-1,2,4,5-丁酮 (4)、双环-[3.2.2] 壬烷-6,7,8,9-丁酮 (5 ),以及它们的几种同系物,例如 6,13-​​dihydro-6,6,13,13-tetramethylquin-oxalino[2.3-b]phenazine (13), 5,10-dihydro-5,5,10,10 -四甲基吡嗪并[2,3-g]喹喔啉(17)和6,13-​​二氢-6,13-​​丙喹喔啉[2,3-b]吩嗪(20)。对于 5 和 20,发现第一和第二还原电位之间存在很大差异(ΔE°≥400 mV)。自由基阴离子 20•– 的 ESR 结果支持强共轭。对 4•–、13•– 和 17•– 的 ESR 研究也揭示了 ESR 时间尺度上两个受体基团上未配对电子的对称位移,然而,基于小电位差 ΔE° ≤ 200 mV 可以最有可能描述为快速电子交换。
    DOI:
    10.1002/(sici)1099-0690(199808)1998:8<1615::aid-ejoc1615>3.0.co;2-n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ing Cleavage and Oxidation Reactions of Dimethyldimedone
    摘要:
    DOI:
    10.1021/jo01349a0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tructurally flexible triazolate-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eaturing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copper(<scp>i</scp>) sites
    作者:P. Schmieder、D. Denysenko、M. Grzywa、O. Magdysyuk、D. Volkmer
    DOI:10.1039/c6dt02672a
    日期:——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TGA, IR spectroscopy and gas sorption measurements. CO adsorption isotherms show that Cu(I) sites in this framework are able to bind carbon monoxide forming a weak complex which has been additionally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and synchrotron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新颖的属有机框架CFA-8(奥格斯堡大学8号协调框架),[Cu 2(tqpt)],包含有机连接基H 2 -tqpt H 2 -tqpt = 6,6,14,14-四甲基-合成了6,14-二氢喹喔啉[2,3- b ]吩嗪双三唑}。H 2 -tqpt与无CuCl 2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中的反应生成CFA-8,为橙色晶体,具有双凸透镜状。该框架显示出可逆的呼吸效果,并且在去除溶剂时很稳定。它的特征在于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TGA,红外光谱和气体吸收测量。CO吸附等温线表明Cu(I)在此框架中的位点能够结合一氧化碳形成弱配合物,该配合物还通过红外光谱和同步加速器粉末X射线衍射测量进行了表征。
  • Gleiter, Rolf; Doerner, Thomas; Irngartinger, Hermann, Liebigs Annalen, 1996, # 3, p. 381 - 391
    作者:Gleiter, Rolf、Doerner, Thomas、Irngartinger, Herman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