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S)-4-(2,2-dimethylpropanoyl)-5-[(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morpholin-3-one | 957374-2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S)-4-(2,2-dimethylpropanoyl)-5-[(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morpholin-3-one
英文别名
——
(5S)-4-(2,2-dimethylpropanoyl)-5-[(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morpholin-3-one化学式
CAS
957374-25-3
化学式
C23H27NO4
mdl
——
分子量
381.472
InChiKey
NPKAXAZCCQEVPJ-IBGZPJM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吲哚(5S)-4-(2,2-dimethylpropanoyl)-5-[(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morpholin-3-one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 copper(II) 2-ethylhexano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40%的产率得到(2S,5S)-4-(2,2-dimethylpropanoyl)-2-(1H-indol-3-yl)-5-[(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morpholi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羰基化合物附近吲哚和吡咯直接偶联的范围和机理:Acremoauxin A 和 Oxazin 3 的全合成
    摘要:
    提供了最近发明的将吲哚和吡咯与羰基化合物偶联的方法的全部细节。该反应非常适合结构复杂的底物,并表现出高水平的化学选择性(官能团耐受性)、区域选择性(偶联仅发生在吲哚的 C-3 或吡咯的 C-2)、立体选择性(底物控制)和实用性(适合)以扩大规模)。此外,四元立构中心很容易且可预测地生成。该反应已应用于许多合成问题,包括天然产物 hapalindole 家族成员、酮咯酸、acremoauxin A 和恶嗪宁 3 的全合成。从机理上讲,该偶联方案似乎通过需要生成的单一电子转移过程来操作与羰基相邻的缺电子自由基,然后被吲哚或吡咯阴离子拦截。
    DOI:
    10.1021/ja074392m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乙酰氯(5S)-5-[(4-苯基甲氧基苯基)甲基]吗啉-3-酮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3%的产率得到(5S)-4-(2,2-dimethylpropanoyl)-5-[(4-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morpholi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羰基化合物附近吲哚和吡咯直接偶联的范围和机理:Acremoauxin A 和 Oxazin 3 的全合成
    摘要:
    提供了最近发明的将吲哚和吡咯与羰基化合物偶联的方法的全部细节。该反应非常适合结构复杂的底物,并表现出高水平的化学选择性(官能团耐受性)、区域选择性(偶联仅发生在吲哚的 C-3 或吡咯的 C-2)、立体选择性(底物控制)和实用性(适合)以扩大规模)。此外,四元立构中心很容易且可预测地生成。该反应已应用于许多合成问题,包括天然产物 hapalindole 家族成员、酮咯酸、acremoauxin A 和恶嗪宁 3 的全合成。从机理上讲,该偶联方案似乎通过需要生成的单一电子转移过程来操作与羰基相邻的缺电子自由基,然后被吲哚或吡咯阴离子拦截。
    DOI:
    10.1021/ja074392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ope and Mechanism of Direct Indole and Pyrrole Couplings Adjacent to Carbonyl Compounds:  Total Synthesis of Acremoauxin A and Oxazinin 3
    作者:Jeremy M. Richter、Brandon W. Whitefield、Thomas J. Maimone、David W. Lin、M. Pilar Castroviejo、Phil S. Baran
    DOI:10.1021/ja074392m
    日期:2007.10.1
    Full details are provided for a recently invented method to couple indoles and pyrroles to carbonyl compounds. The reaction is ideally suited for structurally complex substrates and exhibits high levels of chemoselectivity (functional group tolerability), regioselectivity (coupling occurs exclusively at C-3 of indole or C-2 of pyrrole), stereoselectivity (substrate control), and practicality (amenable
    提供了最近发明的将吲哚和吡咯与羰基化合物偶联的方法的全部细节。该反应非常适合结构复杂的底物,并表现出高水平的化学选择性(官能团耐受性)、区域选择性(偶联仅发生在吲哚的 C-3 或吡咯的 C-2)、立体选择性(底物控制)和实用性(适合)以扩大规模)。此外,四元立构中心很容易且可预测地生成。该反应已应用于许多合成问题,包括天然产物 hapalindole 家族成员、酮咯酸、acremoauxin A 和恶嗪宁 3 的全合成。从机理上讲,该偶联方案似乎通过需要生成的单一电子转移过程来操作与羰基相邻的缺电子自由基,然后被吲哚或吡咯阴离子拦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