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2,3-Di-O-methyl-myo-inositol | 181782-8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2,3-Di-O-methyl-myo-inositol
英文别名
1,2-Di-O-methyl-myo-inosit;1,2-Di-O-methyl-myo-inositol;(1S,2R,3R,4S,5R,6S)-5,6-dimethoxycyclohexane-1,2,3,4-tetrol
D-2,3-Di-O-methyl-myo-inositol化学式
CAS
181782-86-5
化学式
C8H16O6
mdl
——
分子量
208.211
InChiKey
HREVPIABJKTEDU-XGDQQJS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9.4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2,3-Di-O-methyl-myo-inositol二苄基二乙基胺基膦四氮唑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Phosphorous acid dibenzyl ester (1R,2S,3S,4R,5R,6S)-2,3,4-tris-(bis-benzyloxy-phosphanyloxy)-5,6-dimethoxy-cyclohex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推定的第二信使的膜透性的类似物肌醇肌醇3,4,5,6-四磷酸盐
    摘要:
    为的结合性质的将来的调查d -肌醇肌醇3,4,5,6-和1,4,5,6-四磷酸盐[ d -INS(3,4,5,6-)P 4和d -INS (1,4,5,6)P 4分别对它们的推定靶蛋白制备了一组具有1(3)-和/或2-羟基修饰的类似物。从开始的反应顺序d -3,4,5,6-四ö苄基肌-肌醇或它的d-1,4,5,6-对映体,并允许引入具有退化性氢键的基团,例如甲氧基或氯,取代羟基。另外,相应的DL -鲨肌醇的前体24的制备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亚磷酸酯的方法2-肌糖衍生物23.古典保护/去保护化学和随后的磷酸化立体化学优化还原,得到四磷酸盐类似物1A-E,3。这些衍生物被转化为不带电荷的可生物活化的乙酰氧基甲基酯2a–e,4。为避免乙酰氧基甲基烷基化过程中磷酸盐环化,并增加潜在的膜渗透性Ins P 4的亲脂性 单取代的四磷酸酯的衍生物的羟基被细胞内可水解的丁酸酯覆盖。
    DOI:
    10.1039/p19960001683
  • 作为产物:
    描述:
    D-1,4,5,6-Tetra-O-benzyl-2,3-di-O-methyl-myo-inositol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D-2,3-Di-O-methyl-myo-inos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推定的第二信使的膜透性的类似物肌醇肌醇3,4,5,6-四磷酸盐
    摘要:
    为的结合性质的将来的调查d -肌醇肌醇3,4,5,6-和1,4,5,6-四磷酸盐[ d -INS(3,4,5,6-)P 4和d -INS (1,4,5,6)P 4分别对它们的推定靶蛋白制备了一组具有1(3)-和/或2-羟基修饰的类似物。从开始的反应顺序d -3,4,5,6-四ö苄基肌-肌醇或它的d-1,4,5,6-对映体,并允许引入具有退化性氢键的基团,例如甲氧基或氯,取代羟基。另外,相应的DL -鲨肌醇的前体24的制备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亚磷酸酯的方法2-肌糖衍生物23.古典保护/去保护化学和随后的磷酸化立体化学优化还原,得到四磷酸盐类似物1A-E,3。这些衍生物被转化为不带电荷的可生物活化的乙酰氧基甲基酯2a–e,4。为避免乙酰氧基甲基烷基化过程中磷酸盐环化,并增加潜在的膜渗透性Ins P 4的亲脂性 单取代的四磷酸酯的衍生物的羟基被细胞内可水解的丁酸酯覆盖。
    DOI:
    10.1039/p199600016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