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acetonitrile)](ClO4)]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acetonitrile)](ClO4)] | 851870-37-6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唑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acetonitrile)](ClO4)]
英文别名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acetonitrile)]ClO4;[(iPr-TIC)Cu(CH3CN)](ClO4);[(iPr-TIC)Cu(CH3CN)]ClO4
CAS
851870-37-6
化学式
C
24
H
37
CuN
7
O*ClO
4
mdl
——
分子量
602.601
InChiKey
COUDBDKGYBXZLY-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重原子数:
None
可旋转键数:
None
环数:
None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拓扑面积:
None
氢给体数:
None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acetonitrile)](ClO4)]
、
二(三苯基膦烯)亚硝酸铵
以
二氯甲烷
、
丙酮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NO2)
参考文献:
名称:
三齿配体对亚硝酸铜 (I) 配合物结构、电子结构和反应性的影响:2 型铜位点的保守三组氨酸配体环境在含铜亚硝酸盐还原酶中的作用
摘要:
据推测,亚硝酸铜 (I) 复合物是含铜亚硝酸盐还原酶 (Cu-NiRs) 的关键反应中间体,可在细菌反硝化过程中催化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 (NO) 气体。为了研究 Cu-NiR 的结构-功能关系,我们制备了五种具有空间位阻三(4-咪唑基)甲醇 [Et-TIC = tris(1-methyl-2-ethyl-4-imidazolyl) )甲醇和 iPr-TIC = 三(1-甲基-2-异丙基-4-咪唑基)甲醇]或三(1-吡唑基)甲烷[Me-TPM = 三(3,5-二甲基-1-吡唑基)甲烷;Et-TPM = 三(3,5-二乙基-1-吡唑基)甲烷;和 iPr-TPM = 三(3,5-二异丙基-1-吡唑基)甲烷]。所有这些亚硝酸铜 (I) 配合物的 X 射线晶体结构都是单核 eta(1)-N 结合亚硝酸盐配合物,具有扭曲的四面体几何形状。通过吸收、磁圆二色性 (MCD)、核磁共振和振动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所有这些配合物都是
DOI:
10.1021/ja075575b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kis(acetonitrile)copper(I) perchlorate
、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tris(1-methyl-2-isopropyl-4-imidazolyl)carbinol)Cu(acetonitrile)](ClO4)]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各种三齿配体的铜(I)配合物的63Cu NMR光谱:CO可作为63Cu NMR探针,用于锐化63Cu NMR信号并分析配体的电子供体效应。
摘要:
报道了具有各种N-给体三齿配体的铜(I)配合物的63Cu NMR光谱研究。如先前对大多数铜(I)配合物的报道,当乙腈与这些三齿配体的铜(I)配合物配位时,63Cu NMR信号较宽或无法检测。但是,当CO与三齿铜(I)配合物结合时,与相应的乙腈配合物相比,63Cu NMR信号变得更加清晰,并显示出较大的低场偏移。这些铜(I)配合物的63Cu NMR信号的温度依赖性表明,四极弛豫过程对它们的63Cu NMR线宽比配体交换过程重要得多。因此,铜键合的CO的电子效应使63Cu NMR信号清晰且易于检测。羰基铜(I)配合物的大的下场位移可以通过由铜键合的CO引起的顺磁屏蔽效应来解释,该效应会放大在铜离子周围发生的微小结构和电子变化,很容易在其63Cu NMR位移中检测到。羰基铜(I)配合物的63Cu NMR位移与其nu(C [三键] O)值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具有亚氨基型三齿配体的羰基铜(I)配合物的63Cu
DOI:
10.1021/ic060745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D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非那酮-d7
雷西那德杂质2
雷西纳德杂质L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杂质B
雷西纳德
雷西奈德杂质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考替胺杂质9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锌(II)(苯甲醇)(四苯基卟啉)
锌(II)(正丁醇)(四苯基卟啉)
锌(II)(异丁醇)(四苯基卟啉)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1-chloro-2,6-dihydropyrazolo[4,3-a]acridin-11-one
下一个:2-[5-(3,4-diaminobenzoyl)thiophen-3-yl]acetonitr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