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2-nitro-phenyl)-1-phenyl-3-p-tolyl-1H-pyrazole | 887750-9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2-nitro-phenyl)-1-phenyl-3-p-tolyl-1H-pyrazole
英文别名
——
5-(2-nitro-phenyl)-1-phenyl-3-p-tolyl-1H-pyrazole化学式
CAS
887750-91-6
化学式
C22H17N3O2
mdl
——
分子量
355.396
InChiKey
FGWIIPKXUXUBB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2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60.9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2-nitro-phenyl)-1-phenyl-3-p-tolyl-1H-pyrazole对甲苯磺酸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7.5h, 生成 4-(2-methoxy-phenyl)-1-phenyl-3-p-tolyl-1H-pyrazolo[4,3-c]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改进的Pictet-Spengler反应在噻唑和吡唑并喹啉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Pictet-Spengler反应使用了两种基于噻唑和吡唑的芳基胺新底物。这与传统使用的基于吲哚/咪唑的脂肪胺底物形成对比,后者在过去约100年中一直保持着使用状态。在2%TFA–DCM存在下,两种底物与多种醛的缩合反应在0°下进行30分钟或p甲苯中的TsOH在回流下分别导致噻唑并喹啉和吡唑并喹啉的合成。与脂族胺底物不同,我们的底物即使具有带有给电子基团的醛,也易于进行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这些研究基于我们提出的新概念,即与活化的杂环连接的芳基胺可导致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的多种第二代底物。我们的研究为Pictet-Spengler反应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超越了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的合成。
    DOI:
    10.1016/j.tet.2006.01.063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硝基苯甲醛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5-(2-nitro-phenyl)-1-phenyl-3-p-tolyl-1H-py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涉及氮烯插入的分子内 C(sp2)-N 键形成合成 1,4-二氢吡唑并[4,3-b]吲哚、DFT 研究及其抗癌评估
    摘要:
    本文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未报告1,4-二氢吡唑并[4,3-的一种新的合成路线b〕吲哚(6 - 8通过的脱氧)ö硝基苯基取代ñ -芳基吡唑和随后的分子内(SP 2) -微波辐射下的 N 键形成加速了改良的 Cadogan 条件。这种方法允许访问无 NH 以及N-取代的稠合吲哚。DFT 研究和对照实验强调了氮烯插入作为可能的反应机制之一的作用。此外,目标化合物在低微摩尔浓度下对肺癌 (A549)、结肠 (HCT-116) 和乳腺癌 (MDA-MB-231 和 MCF-7) 癌细胞系表现出细胞毒性,诱导 ROS 生成并改变线粒体高侵袭性 MDA-MB-231 细胞的膜电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是选择性 Topo I ( 6h ) 或 Topo II ( 7a, 7b ) 抑制剂。
    DOI:
    10.1016/j.bioorg.2021.1051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