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1-tosyl-1H-indol-3-yl)pent-4-yn-1-ol | 1042073-4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1-tosyl-1H-indol-3-yl)pent-4-yn-1-ol
英文别名
——
5-(1-tosyl-1H-indol-3-yl)pent-4-yn-1-ol化学式
CAS
1042073-45-9
化学式
C20H19NO3S
mdl
——
分子量
353.442
InChiKey
KGTLHGVCNBDHJ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0-102 °C
  • 沸点:
    590.9±60.0 °C(Predicted)
  • 密度:
    1.19±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1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59.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1-tosyl-1H-indol-3-yl)pent-4-yn-1-ol 在 (S)-3-(trifluoromethylsulfonamido)pyrrolidine 、 D(+)-10-樟脑磺酸caesium carbonate2-碘酰基苯甲酸 作用下, 以 甲醇硝基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5.0h, 生成 tert-butyl 3-((4aS,7aR)-1-(4-methoxyphenyl)-7-oxo-1,4,4a,5,7,7a-hexahydrofuro[3,4-b]pyridin-2-yl)-1H-indol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区域选择性加氢胺化反应中炔烃的H键与质子化:一瞥到无水的Ynolethers和Ynamines的反应性。
    摘要:
    本文描述了氢键和质子化的竞争和过渡,该炔烃的一侧连接到各种芳环,另一侧连接到手性氨基酯附件。尽管第一种激活方式诱导环化成吡咯烷,但炔烃的质子化优先导致四氢吡啶,这是由于所考虑的异源乙炔醚和乙胺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含量较高。用2-甲氧基苯基取代的炔烃观察到H键与质子化之间的过渡,根据实验温度的不同,环化反应会传递五元或六元环。从那里开始,将二烷氧基和三烷氧基苯基取代的炔烃环化为六元环,即四氢吡啶,发展了。当下一次应用于炔基吲哚时,相同的环化方式提供了六元环,以说明同源乙胺的反应性。由于中间阳离子物种的高反应活性,弱亲核试剂(例如NH-恶唑烷酮)可有效参与炔基吲哚的加氢胺化反应。因此,以对映和立体选择的方式制备了装饰有各种芳族化合物和取代基的吡咯烷,四氢吡啶和哌啶。利用氮杂杂环的烯胺部分,通过立体选择性氧化和环收缩过程扩展了分子多样性。由于中间阳离子物种的高反应活性,弱亲核试剂(如N
    DOI:
    10.1021/acs.joc.9b024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吲哚对甲苯磺酰氯copper(l) iodide三乙胺三苯基膦 、 potassium hydrox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1.5h, 生成 5-(1-tosyl-1H-indol-3-yl)pent-4-y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区域选择性加氢胺化反应中炔烃的H键与质子化:一瞥到无水的Ynolethers和Ynamines的反应性。
    摘要:
    本文描述了氢键和质子化的竞争和过渡,该炔烃的一侧连接到各种芳环,另一侧连接到手性氨基酯附件。尽管第一种激活方式诱导环化成吡咯烷,但炔烃的质子化优先导致四氢吡啶,这是由于所考虑的异源乙炔醚和乙胺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含量较高。用2-甲氧基苯基取代的炔烃观察到H键与质子化之间的过渡,根据实验温度的不同,环化反应会传递五元或六元环。从那里开始,将二烷氧基和三烷氧基苯基取代的炔烃环化为六元环,即四氢吡啶,发展了。当下一次应用于炔基吲哚时,相同的环化方式提供了六元环,以说明同源乙胺的反应性。由于中间阳离子物种的高反应活性,弱亲核试剂(例如NH-恶唑烷酮)可有效参与炔基吲哚的加氢胺化反应。因此,以对映和立体选择的方式制备了装饰有各种芳族化合物和取代基的吡咯烷,四氢吡啶和哌啶。利用氮杂杂环的烯胺部分,通过立体选择性氧化和环收缩过程扩展了分子多样性。由于中间阳离子物种的高反应活性,弱亲核试剂(如N
    DOI:
    10.1021/acs.joc.9b024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versatile role of norbornene in C–H functionalization processes: concise synthesis of tetracyclic fused pyrroles via a threefold domino reaction
    作者:Kersten M. Gericke、David I. Chai、Mark Lautens
    DOI:10.1016/j.tet.2008.01.146
    日期:2008.6
    The synthesis of novel tetracyclic fused pyrroles from 1-(2-iodophenyl)-1H-pyrrole and various bromoalkyl-aryl alkynes via a palladium(0)-catalyzed and norbornene-mediated threefold domino reaction is reported. PdCl2 and tri-2-furylphosphine (TFP) in the presence of norbornene and Cs2CO3 in CH3CN at 90 °C gave a variety of tetracyclic fused pyrroles in usually high yields. In the described reaction
    报道了通过(0)催化和降冰片烯介导的三重多米诺反应,由1-(2-碘苯基)-1 H-吡咯和各种代烷基-芳基炔烃合成新型四环稠合吡咯。在降冰片烯和Cs 2 CO 3在90°C的CH 3 CN中存在时,PdCl 2和三-2-呋喃基膦(TFP)可以通常以高收率得到各种四环稠合吡咯。在所描述的反应顺序中,三个碳-碳键中的两个是通过未活化的芳基C-H键的官能化形成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