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hloro-2-(3-formylphenoxy)-quinoxaline | 862474-1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hloro-2-(3-formylphenoxy)-quinoxaline
英文别名
3-(3-chloroquinoxalin-2-yl)oxybenzaldehyde
3-chloro-2-(3-formylphenoxy)-quinoxaline化学式
CAS
862474-17-7
化学式
C15H9ClN2O2
mdl
——
分子量
284.702
InChiKey
DHCTYSVMBLXXA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methylate对氯苯乙酮丙二腈3-chloro-2-(3-formylphenoxy)-quinoxaline甲醇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6-(4-Chloro-phenyl)-2-methoxy-4-[3-(3-methoxy-quinoxalin-2-yloxy)-phenyl]-nicotin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和3-14-(三取代Pyridy1)-苯氨基-和2- [3-和4-(三取代Pyridy1)-苯氧基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活性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通过苯氨基或苯氧基残基与吡啶部分连接的新型喹喔啉衍生物,并作为候选抗惊厥药进行了评估。通过使2,3-二氯喹喔啉(1)与等摩尔量的4-氨基苯乙酮反应,得到化合物2,该化合物被认为是通过几个合成路线构造吡啶环的重要合成子。通过形成中间体α,β-不饱和化合物来合成某些化合物,然后使它们与丙二腈反应生成相应的烷氧基吡啶(8-17)。通过在醇钠溶液中的2,适当的醛和丙二腈之间进行一锅简单反应来合成化合物18-21。而且,它们可以通过化合物2和芳基丙二腈在醇钠中的反应合成。苯氧基类似物是通过1与4-羟基苯乙酮或3-羟基苯甲醛反应制得的,分别得到22和27。然后,在一锅反应技术中,使这些化合物在烷醇钠存在下与丙二腈和适当的羰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所制备化合物的生物学评估表明,其中一些是有效的抗惊厥药。报告了详细的合成,光谱和生物学数据。一锅反应技术中,使它们在烷醇钠存在下与丙二腈和适
    DOI:
    10.3797/scipharm.aut-03-02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氯喹喔啉间羟基苯甲醛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58%的产率得到3-chloro-2-(3-formylphenoxy)-quinoxa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和3-14-(三取代Pyridy1)-苯氨基-和2- [3-和4-(三取代Pyridy1)-苯氧基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活性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通过苯氨基或苯氧基残基与吡啶部分连接的新型喹喔啉衍生物,并作为候选抗惊厥药进行了评估。通过使2,3-二氯喹喔啉(1)与等摩尔量的4-氨基苯乙酮反应,得到化合物2,该化合物被认为是通过几个合成路线构造吡啶环的重要合成子。通过形成中间体α,β-不饱和化合物来合成某些化合物,然后使它们与丙二腈反应生成相应的烷氧基吡啶(8-17)。通过在醇钠溶液中的2,适当的醛和丙二腈之间进行一锅简单反应来合成化合物18-21。而且,它们可以通过化合物2和芳基丙二腈在醇钠中的反应合成。苯氧基类似物是通过1与4-羟基苯乙酮或3-羟基苯甲醛反应制得的,分别得到22和27。然后,在一锅反应技术中,使这些化合物在烷醇钠存在下与丙二腈和适当的羰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所制备化合物的生物学评估表明,其中一些是有效的抗惊厥药。报告了详细的合成,光谱和生物学数据。一锅反应技术中,使它们在烷醇钠存在下与丙二腈和适
    DOI:
    10.3797/scipharm.aut-03-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