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4R)-4-cyclohexylcyclohex-2-en-1-ol | 1068143-0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4R)-4-cyclohexylcyclohex-2-en-1-ol
英文别名
——
(1S,4R)-4-cyclohexylcyclohex-2-en-1-ol化学式
CAS
1068143-03-2
化学式
C12H20O
mdl
——
分子量
180.29
InChiKey
KENLUHMEYRDDOI-VXGBXAG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碘甲烷(1S,4R)-4-cyclohexylcyclohex-2-en-1-ol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mineral oil 为溶剂, 以81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格氏试剂铜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惰性内消旋二醚的去对称化
    摘要:
    我们使用格氏试剂开发了一种高度区域选择性、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铜催化惰性内消旋二醚去对称化反应。此外,以前难以获得的位阻有机金属试剂是在与宽仲烷基格氏试剂的反应中实现的。最后,详细的控制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不存在原位生成的烯丙基溴中间体的情况下,内消旋二醚的去对称化利用了直接的抗-S N 2'途径。接下来的氧化加成是关键的速率决定和对映选择性决定步骤。
    DOI:
    10.1021/acs.orglett.4c01972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己氯化镁3,4-环氧-1-环己烯噻吩-2-甲酸亚铜(I)1,1-diphenyl-N,N-bis((S)-1-phenylethyl)phosphinamine甲醇硫酸氢铵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32%的产率得到(1S,4R)-4-cyclohexylcyclohex-2-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SimplePhos as Efficient Ligand for the Copper-Catalyzed Kinetic Resolution of Cyclic Vinyloxiran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摘要:
    环状乙烯基环氧乙烷在铜催化下与格氏试剂反应。新型 SimplePhos 系列手性磷配体可实现高效动力学拆分。可以利用立体发散来获得 SN2 或 SN2' 产品,其 ee 高达 96%。
    DOI:
    10.1055/s-2008-10779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stallation of carbon chain onto 2-cyclohexene-1,4-diol monoacetate
    作者:Ashraf A. Abbas、Yuichi Kobayashi
    DOI:10.1016/s0040-4039(02)02494-2
    日期:2003.1
    Alkylation of cyclohexenyl monoacetate 1 with R2Cu(CN)(MgCl)(2) or RMgBr/CuCN (cat.) in Et2O produced trans 1,2-isomers 4, while arylation and alkenylation of 1 was accomplished with lithium borates 5 and a nickel cat. to afford trans 1,4-isomers 3 selectively. Furthermore, sever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products we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synthetic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reactions.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