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4a,8a-Hexahydronaphthalen-2-ol | 1208169-3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4,4a,8a-Hexahydronaphthalen-2-ol
英文别名
1,2,3,4,4a,8a-hexahydronaphthalen-2-ol
1,2,3,4,4a,8a-Hexahydronaphthalen-2-ol化学式
CAS
1208169-32-7
化学式
C10H14O
mdl
——
分子量
150.221
InChiKey
CFYXODKEUQQAR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萘酚二氧化碳氢气 作用下, 50.0 ℃ 、12.0 MPa 条件下, 反应 4.0h, 生成 5,6,7,8-四氢-2-萘酚1,2,3,4,4a,8a-Hexahydronaphthale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Al-MCM-41负载钯催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苯酚的加氢反应:一锅法形成环己酮的简便途径
    摘要:
    苯酚的氢化反应已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 2)在钯载体负载的Al-MCM-41上,在50°C的温度下,在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金属负载量约为1%)。该钯催化剂显示出高活性,并以“一锅法”促进了工业上重要的化合物环己酮(约98%)的选择性形成。提出并讨论了诸如二氧化碳和氢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MCM-41载体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比以及钯分散液等不同变量的影响。就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而言,二氧化碳的压力作用显着突出。此外,还发现二氧化硅/氧化铝的比例是提高催化剂效力的重要参数,因为它的苯酚转化率显着提高,从20.6%提高到98。4%的支持物从仅二氧化硅MCM-41变为Al-MCM-41。有人提出了在钯催化剂上苯酚加氢成环己酮的合理机理。该命题通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的过渡态计算得到了验证,该结果表明环己酮是一种有利的产物,并被<19 kcal mol稳定在scCO 2介质中比环己醇-1
    DOI:
    10.1002/adsc.2009001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genation of Phenol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atalyzed by Palladium Supported on Al-MCM-41: A Facile Route for One-Pot Cyclohexanone Formation
    作者:M. Chatterjee、H. Kawanami、M. Sato、A. Chatterjee、T. Yokoyama、T. Suzuki
    DOI:10.1002/adsc.200900144
    日期:2009.8
    The hydrogenation of phenol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2) under ver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t the temperature of 50 °C over palladium supported Al-MCM-41 (metal loading ∼1%). This palladium catalyst is shown to be highly active and promotes the selective formation of cyclohexanone (∼98%), an industrially important compound, in a “one-pot” wa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苯酚的氢化反应已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 2)在钯载体负载的Al-MCM-41上,在50°C的温度下,在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金属负载量约为1%)。该钯催化剂显示出高活性,并以“一锅法”促进了工业上重要的化合物环己酮(约98%)的选择性形成。提出并讨论了诸如二氧化碳和氢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MCM-41载体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比以及钯分散液等不同变量的影响。就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而言,二氧化碳的压力作用显着突出。此外,还发现二氧化硅/氧化铝的比例是提高催化剂效力的重要参数,因为它的苯酚转化率显着提高,从20.6%提高到98。4%的支持物从仅二氧化硅MCM-41变为Al-MCM-41。有人提出了在钯催化剂上苯酚加氢成环己酮的合理机理。该命题通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的过渡态计算得到了验证,该结果表明环己酮是一种有利的产物,并被<19 kcal mol稳定在scCO 2介质中比环己醇-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