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2-methylphenyl)acridine | 40333-4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2-methylphenyl)acridine
英文别名
——
9-(2-methylphenyl)acridine化学式
CAS
40333-47-9
化学式
C20H15N
mdl
——
分子量
269.346
InChiKey
FLQMMIWLCOMIS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7 °C
  • 沸点:
    407.7±14.0 °C(Predicted)
  • 密度:
    1.15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2-methylphenyl)acridine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过氧化苯甲酰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以56%的产率得到9-(2-bromomethylphenyl)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紫罗碱连接吖啶中甲苯基间隔基团对电子转移和 DNA 结合特性的控制
    摘要:
    合成了新型水溶性紫精和吡啶鎓连接的甲苯基吖啶 1a、b 和 2a、b,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和 DNA 结合特性,包括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与模型甲苯基吖啶 3a、b 和吡啶连接衍生物 2a、b 的情况相比,1a 和 1b 的单重激发态在水和甲醇中被有效猝灭。发现在水中计算的分子内猝灭速率常数 (kET) 对于 1a 和 1b 分别为 1.2 × 1010 和 8.8 × 1010 s-1,对于 2a 和 2b 分别为 1.4 × 108 和 0.9 × 108 s-1,这表明与吡啶鎓部分的情况相比,紫精部分有效地淬灭了吖啶发色团的荧光。从分子间电子转移研究中,观察到吖啶生色团的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能够向紫精部分提供电子。DNA 结合研究表明,对甲苯基吖啶脱...
    DOI:
    10.1021/jp027248q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胺四(三苯基膦)钯硫酸三溴化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0h, 生成 9-(2-methylphenyl)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高效 FtsZ 靶向抗菌剂的新型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评价
    摘要: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迫切需要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来对抗由多重耐药(MDR)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设计、合成了四个新系列的取代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作为 FtsZ 抑制剂,并评估了它们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表现出广谱活性,对 MRSA 和 VRE 具有显着疗效,优于或可与小檗碱、血根碱、利奈唑胺、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相媲美。特别是最有前途的化合物15f显示出快速杀菌的特性,避免了耐药性的出现。然而,15f对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抑制作用,但生物膜形成研究给出了可能的答案。进一步的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表明,15f作为一种有效的 FtsZ 抑制剂,可以改变 FtsZ 自聚合的动力学,从而导致细胞分裂终止并导致细胞死亡。进一步的细胞毒性和动物研究表明,15f不仅在体内菌血症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功效,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没有明显的溶血作用。总的来说,这种具有新型骨架的化合物可以作为
    DOI:
    10.1016/j.ejmech.2021.113480
  • 作为试剂:
    描述:
    1,2-bis(3-phenylpropyl)disulfane9-(2-methylphenyl)acridine苯硅烷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89 %的产率得到3-苯基-1-丙烷硫醇
    参考文献:
    名称:
    多峰吖啶光催化能够直接从羧酸和元素硫中获取硫醇
    摘要:
    开发光催化系统,通过不同的激活模式促进复杂催化歧管中机械上不同的步骤,可以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合成转化。然而,多模态光催化系统仍未得到充分研究,阻碍了其在催化方法中的实施。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种光催化获得硫醇的方法,该方法直接将羧酸的结构多样性与元素硫的现成可用性相结合,而无需底物预活化。光催化转化为生物学上最重要和合成上最通用的有机硫功能之一提供了直接的自由基介导的序列,其合成可及性仍然主要由基于有毒且不经济的试剂和前体的双电子介导的过程主导。吖啶光催化的多峰催化反应性促进了两相自由基过程,该反应性既能够形成单线态激发态PCET介导的脱羧碳硫键,又能够通过硅烷中的光诱导氢原子转移过程实现先前未知的自由基还原二硫键断裂。三重态吖啶系统。该研究指出多模态光催化系统在为以前无法​​实现的转化提供未探索的方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DOI:
    10.1021/acscatal.4c012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efficient carbazolyl-derived phosphine ligands: application to sterically hindered biaryl couplings
    作者:Sheung Chun To、Fuk Yee Kwong
    DOI:10.1039/c1cc10708a
    日期:——
    A new family of phosphine ligands bearing a bulky carbazolyl scaffold is describ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igand 2a and Pd(OAc)2, difficult tri-ortho-substituted biaryl couplings are accomplished smoothly. In particular, the catalyst loading as low as 0.02 mol% of Pd for non-activated 2,6-disubstituted aryl chloride coupling can be achieved.
    描述了一类新型膦配体,这些配体含有一个庞大的咔唲基骨架。通过结合配体2a和Pd(OAc)2,成功实现了难以进行的三邻位取代联苯偶联反应。特别是,对于非活化的2,6-二取代芳基偶联反应,可以实现低至0.02mol%的催化剂负载量。
  • A magnetic nanoparticle-supported N-heterocyclic carbene-palladacycle: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solid molecular catalyst for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of 9-chloroacridine
    作者:Qinyue Deng、Yajing Shen、Haibo Zhu、Tao Tu
    DOI:10.1039/c7cc06958h
    日期:——
    directly anchoring the structural defined acenaphthoimidazolylidene palladacycle with a long tail o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 and functioned as a solid molecular catalyst and exhibited extremel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the challenging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less-studied heterocyclic 9-chloroacridine and diverse boronic acids. Remarkably, the catalyst could be used 5
    坚固的磁性纳米粒子支撑的N-杂环卡宾-Palladacycle已通过将结构明确的啶咪唑亚甲基Palladacycle与长尾巴直接锚定在磁性纳米颗粒(MNP)上而容易地合成,并且起着固体分子催化剂的作用,并且对碳纳米管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研究较少的杂环9-ac啶与各种硼酸之间的具有挑战性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该催化剂可以使用5次而不会明显失去活性,这突出了我们固定化催化剂的策略的效率。
  • Regioselective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s of acridines using organozinc reagents
    作者:Isao Hyodo、Mamoru Tobisu、Naoto Chatani
    DOI:10.1039/c1cc16582h
    日期:——
    Despite the recent advance in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chemistry, the C–H bonds in the acridine ring system, which is an important scaffold in medicinal and material science, have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due, in part, to the lack of activated C–H bonds adjacent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erein, several protocols that can effect the regioselective arylation and alkylation of acridines at the C-4 and C-9 positions are described.
    尽管最近在C-H键官能化化学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吖啶环系统中的C-H键,这是药物和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骨架,却遇到了有限的成效,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邻近环氮原子的活化C-H键。在此,描述了几种可以在C-4和C-9位置实现吖啶的区域选择性芳基化和烷基化的方法。
  • Pd-Catalyzed Approach for Assembling 9-Arylacridines via a Cascade Tandem Reaction of 2-(Arylamino)benzonitrile with Arylboronic Acids in Water
    作者:Xuanzeng Ye、Beihang Xu、Jiani Sun、Ling Dai、Yinlin Shao、Yetong Zhang、Jiuxi Chen
    DOI:10.1021/acs.joc.0c01654
    日期:2020.10.16
    novel palladium-catalyzed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9-arylacridines via tandem reaction of 2-(arylamino)benzonitrile with arylboronic acids in water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The present synthetic route could be readily scaled up to gram quantity without difficulty. This methodology was further extended to the synthesis of a 4′-OH derivative, which showed estrogenic
    已经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催化方案,该方案通过2-(芳基基)苄腈与芳基硼酸中的串联反应合成9-芳基吡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本合成路线可以容易地按比例放大至克量而没有困难。该方法被进一步扩展到具有雌激素生物活性的4'-OH衍生物的合成。初步的机械实验表明,这种转变涉及芳基物种向腈的亲核加成,以生成芳基酮中间体,然后进行分子内Friedel-Crafts酰化和脱成to啶。
  • Photo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Thio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Enabled by Fluorinated Disulfide
    作者:Mikhail O. Zubkov、Mikhail D. Kosobokov、Vitalij V. Levin、Alexander D. Dilman
    DOI:10.1021/acs.orglett.2c00549
    日期:2022.4.1
    of carboxylic acids using a disulfide reagent having tetrafluoropyridinyl groups is described. The light-mediated process is performed using an acridine-type photocatalyst. 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 and heteroatom-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 can be thiolated, and 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late-stage modification of a rang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s and drugs. The fluorinated pyridine
    描述了使用具有四氟吡啶基的二硫化物试剂对羧酸进行醇化。使用吖啶型光催化剂进行光介导过程。伯、仲、叔和杂原子取代的羧酸可以被醇化,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一系列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和药物的后期修饰。吡啶片段被认为能够形成 C-S 键。所得硫化物用作氧化还原活性自由基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