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1-(pyridin-2-ylsulfonyl)-1H-pyrrole-2-carboxylate | 1252808-3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1-(pyridin-2-ylsulfonyl)-1H-pyrrol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N-(2-pyridylsulfonyl)-2-methoxycarbonylpyrrole;Methyl 1-pyridin-2-ylsulfonylpyrrole-2-carboxylate
methyl 1-(pyridin-2-ylsulfonyl)-1H-pyrrol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252808-35-7
化学式
C11H10N2O4S
mdl
——
分子量
266.277
InChiKey
BMKIAGRLJRBIG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86.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1-(pyridin-2-ylsulfonyl)-1H-pyrrole-2-carboxylate丙烯酸甲酯(MA)双(乙腈)氯化钯(II)N,N-二甲基乙酰胺copper(II) acetate monohydrate 作用下, 反应 8.0h, 以67%的产率得到(E)-methyl 3-[N-(2-pyridylsulfonyl)-5-methoxycarbonylpyrrol-2-yl]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dII催化的C ?可移动的N-(2-吡啶基)磺酰基辅助的吲哚和吡咯的H功能化:C2-烯基化和脱氢均偶联
    摘要:
    的容易安装和移除ñ - (2-吡啶基)磺酰基施加完整C2区域控制在钯II -催化的Ç  ħ吲哚和吡咯,得到良好的分离产率(典型地≥70%)的相应的产品的烯基。该催化剂体系的显着特点是它可以耐受多种取代的烯烃,包括共轭电子不足的烯烃,苯乙烯和1,3-二烯以及共轭1,1和1,2-二取代的烯烃。最终的还原性脱磺酰化反应可得到高收率的C2取代的游离NH吲哚和吡咯。这个N(2-吡啶基)磺酰基导向策略也已扩展到吲哚分子间,脱氢均偶联的规程的开发,提供了2,2'-双吲哚。基于与同位素标记的起始原料反应的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对各种电子底物的竞争动力学研究表明,存在螯合辅助的亲电子芳族取代palladation机制。
    DOI:
    10.1002/chem.2010011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吡咯甲酸甲酯吡啶-2-磺酰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7%的产率得到methyl 1-(pyridin-2-ylsulfonyl)-1H-pyrrol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dII催化的C ?可移动的N-(2-吡啶基)磺酰基辅助的吲哚和吡咯的H功能化:C2-烯基化和脱氢均偶联
    摘要:
    的容易安装和移除ñ - (2-吡啶基)磺酰基施加完整C2区域控制在钯II -催化的Ç  ħ吲哚和吡咯,得到良好的分离产率(典型地≥70%)的相应的产品的烯基。该催化剂体系的显着特点是它可以耐受多种取代的烯烃,包括共轭电子不足的烯烃,苯乙烯和1,3-二烯以及共轭1,1和1,2-二取代的烯烃。最终的还原性脱磺酰化反应可得到高收率的C2取代的游离NH吲哚和吡咯。这个N(2-吡啶基)磺酰基导向策略也已扩展到吲哚分子间,脱氢均偶联的规程的开发,提供了2,2'-双吲哚。基于与同位素标记的起始原料反应的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对各种电子底物的竞争动力学研究表明,存在螯合辅助的亲电子芳族取代palladation机制。
    DOI:
    10.1002/chem.2010011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Dehydrogenative C-2 Pentenylation of Indoles with 2-Methyl-2-butene
    作者:Guo-Qiang Zhang、Xiao-Xuan Wu、Bao-Yin Zhao、Meng-Yue Wang、Hong-Xia Zhang、Yong-Qiang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4c00803
    日期:2024.5.3
    natural products. Herein we report an unprecedented unusual C5 functionalization of indole regioselectively at the C-2-position enabled by a (2-pyridyl)sulfonyl-directing palladium-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strategy with a bulk chemical 2-methyl-2-butene as a C5 source. Compared to typical C5 functionalization using pentenyl alcohols, carbonates, borates, or halides as the C5 source, the protocol not
    五碳 (C 5 ) 单元是构成多种天然产品的基本构件。在此,我们报道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寻常的吲哚在 C-2 位的区域选择性 C 5官能化,这是通过 (2-吡啶基)磺酰基导向的催化脱氢策略以大宗化学2-甲基-2-丁烯作为 C 5实现的。来源。与典型的使用戊烯醇、碳酸酯、硼酸酯或卤化物作为C 5源的C 5官能化相比,该方案不仅具有低成本优势,而且具有原子和步骤经济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