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u(μ-Te)[TeP(i)Pr2NP(i)Pr2])2 | 1120362-4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u(μ-Te)[TeP(i)Pr2NP(i)Pr2])2
英文别名
[(i-Pr2PNP(Te)i-Pr2)Au(μ-Te)]2
(Au(μ-Te)[TeP(i)Pr2NP(i)Pr2])2化学式
CAS
1120362-47-1;1122593-24-1
化学式
C24H56Au2N2P4Te4
mdl
——
分子量
1400.95
InChiKey
IOFIPZWYXXIFO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84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4.7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Gold complexes of ditelluridoimidodiphosphinate ligands — Reversible oxidation of Au(I) to Au(III) via insertion of gold into a phosphorus–tellurium bond
    摘要:
    (THT)AuCl与(TMEDA)Na[N(TePR2)2](R = Ph、i-Pr、t-Bu)反应生成了一系列[{R2PNP(Te)R2}Au(µ-Te)]2(4a,R = i-Pr;4b,R = Ph;4c,R = t-Bu)类型的金(III)配合物,而不是预期的二碲酰亚胺二膦酸配体的同色金(I)配合物。结合溶液和固态核磁共振研究表明,在这些反应中形成了 4a-4c 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对 4a-4c 的反式异构体进行的 X 射线结构测定显示,金正式插入 P-Te 键后,形成了一个中心四元 Au2Te2 环的中心对称排列;在向 4a 加入 PPh3 后,得到单体金(I)复合物 Ph3PAu[N{TeP(i-Pr)2}2] 时,这种插入过程被证明是可逆的。还描述了顺式-4b 的 X 射线结构。关键词:金、碲、氧化还原、X 射线结构、亚胺二膦酸盐。
    DOI:
    10.1139/v08-074
  • 作为产物:
    描述:
    (TMEDA)Na[(TePiPr2)2N](tetrahydrothiophene)gold(I) chlorid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3%的产率得到(Au(μ-Te)[TeP(i)Pr2NP(i)Pr2])2
    参考文献:
    名称:
    Gold complexes of ditelluridoimidodiphosphinate ligands — Reversible oxidation of Au(I) to Au(III) via insertion of gold into a phosphorus–tellurium bond
    摘要:
    (THT)AuCl与(TMEDA)Na[N(TePR2)2](R = Ph、i-Pr、t-Bu)反应生成了一系列[{R2PNP(Te)R2}Au(µ-Te)]2(4a,R = i-Pr;4b,R = Ph;4c,R = t-Bu)类型的金(III)配合物,而不是预期的二碲酰亚胺二膦酸配体的同色金(I)配合物。结合溶液和固态核磁共振研究表明,在这些反应中形成了 4a-4c 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对 4a-4c 的反式异构体进行的 X 射线结构测定显示,金正式插入 P-Te 键后,形成了一个中心四元 Au2Te2 环的中心对称排列;在向 4a 加入 PPh3 后,得到单体金(I)复合物 Ph3PAu[N{TeP(i-Pr)2}2] 时,这种插入过程被证明是可逆的。还描述了顺式-4b 的 X 射线结构。关键词:金、碲、氧化还原、X 射线结构、亚胺二膦酸盐。
    DOI:
    10.1139/v08-0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roup 11 Complexes of the <i>P</i>,<i>Te</i>-Centered Ligand [TeP<sup>i</sup>Pr<sub>2</sub>NP<sup>i</sup>Pr<sub>2</sub>]<sup>−</sup>: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Insertion Reactions of the Copper(I) Complex with Chalcogens
    作者:Jamie S. Ritch、Tristram Chivers
    DOI:10.1021/ic802428b
    日期:2009.4.20
    [LiTePiPr2NPiPr2] undergoes metathetical reactions with group 11 chlorides to give the complexes M(TePiPr2NPiPr2)}3 (6: M = Cu; 7: M = Ag) and (Ph3P)Au(TePiPr2NPiPr2) (8) as yellow crystalline solids. These new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multinuclear NMR spectroscopy. The tellurium atoms in the trimeric complexes 6 and 7 occupy bridging positions to give a Cu3Te3
    试剂[LiTEP i Pr 2 NP i Pr 2 ]与第11组化物发生易位反应,生成络合物M(TEP i Pr 2 NP i Pr 2)} 3(6: M = Cu; 7: M = Ag )和(Ph 3 P)Au(TEP i Pr 2 NP i Pr 2)(8)为黄色结晶固体。这些新的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和多核NMR光谱进行表征。三聚体络合物中的原子6和7占据桥接位置,得到的Cu 33在扭船式构象具有短中号... m个接点(M =)环。6和7的可变温度31 P NMR和ESI-MS光谱为四氢呋喃溶液中几种低聚物的形成提供了证据。的反应6用分子氧(或Me 3 NO),元素,或红色产生族插入产品TEP2 NP我2 E)} 3(9: E = O; 10: ê = S;11:E = Se),其结构也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和多核NMR光谱表征。较轻的氧族元素的同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