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yl-N-(2-(2-phenylcyclopropane-1-carbon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 1356037-4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yl-N-(2-(2-phenylcyclopropane-1-carbon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
4-methyl-N-(2-(2-phenylcyclopropane-1-carbon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1356037-45-0
化学式
C23H21NO3S
mdl
——
分子量
391.491
InChiKey
ZUCWABLCYAVDE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8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3.2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yl-N-(2-(2-phenylcyclopropane-1-carbon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2-phenylcyclopropyl)-1-(2-(tosylamino)phenyl)m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苯并氮环合成的环丙基甲醇重排
    摘要:
    报道了一种合成方法,该方法依靠金催化的2-甲苯磺酰基氨基苯基环丙基甲醇的环丙基甲醇重排反应,以高效地制备2,3-二氢-1 H-苯并[ b ]氮杂和2-乙烯基林多林。该反应显示具有化学选择性,仲醇和叔醇底物分别专门提供苯并稠合的五元和七元环产物。还发现仅在金和银催化剂组合存在的情况下,在温和条件下,成环过程才能以中等至极好的收率进行。据认为,该机理涉及通过(p -CF 3 C 6 H 4)3活化醇PAuCl / AgOTf(Tf =三氟甲磺酸)催化剂,导致原料电离。然后以这种方式原位生成的叔碳正离子中间体触发环丙烷部分的开环并被束缚的苯胺基团捕集,得到2,3-二氢-1 H-苯并[ b ]氮杂pine。另一方面,仲碳阳离子类似物的环丙烷环断裂导致二烯形成,随后进行分子内加氢胺化反应,生成2-乙烯基林多林。
    DOI:
    10.1002/chem.201101363
  • 作为产物:
    描述:
    2'-aminochalcone吡啶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20.25h, 生成 4-methyl-N-(2-(2-phenylcyclopropane-1-carbon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苯并氮环合成的环丙基甲醇重排
    摘要:
    报道了一种合成方法,该方法依靠金催化的2-甲苯磺酰基氨基苯基环丙基甲醇的环丙基甲醇重排反应,以高效地制备2,3-二氢-1 H-苯并[ b ]氮杂和2-乙烯基林多林。该反应显示具有化学选择性,仲醇和叔醇底物分别专门提供苯并稠合的五元和七元环产物。还发现仅在金和银催化剂组合存在的情况下,在温和条件下,成环过程才能以中等至极好的收率进行。据认为,该机理涉及通过(p -CF 3 C 6 H 4)3活化醇PAuCl / AgOTf(Tf =三氟甲磺酸)催化剂,导致原料电离。然后以这种方式原位生成的叔碳正离子中间体触发环丙烷部分的开环并被束缚的苯胺基团捕集,得到2,3-二氢-1 H-苯并[ b ]氮杂pine。另一方面,仲碳阳离子类似物的环丙烷环断裂导致二烯形成,随后进行分子内加氢胺化反应,生成2-乙烯基林多林。
    DOI:
    10.1002/chem.2011013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