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4S,7R)-3-Hydr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anoic acid | 905721-7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4S,7R)-3-Hydr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anoic acid
英文别名
——
(3R,4S,7R)-3-Hydr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anoic acid化学式
CAS
905721-79-1
化学式
C14H28O4
mdl
——
分子量
260.374
InChiKey
KLFFKLXGPHFEEH-QJPTWQE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9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66.7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R,4S,7R)-3-Hydr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anoic acid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4-二甲氨基吡啶N-羟基-7-氮杂苯并三氮唑氢气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 、 ((3H-[1,2,3]triazolo[4,5-b]pyridin-3-yl)oxy)tri(pyrrolidin-1-yl)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V) 、 三甲基氢氧化锡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5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67.5h, 生成 (S)-2-{(3R,4S,7R)-3-[(S)-2-((2S,3S)-2-{[(R)-2-Amino-3-(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2-methyl-propionyl]-methyl-amino}-3-methyl-pentanoylamino)-propionyl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anoylamino}-propi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卤肽素的全合成:卤肽素D的分离和恶唑啉卤肽素类似物的合成。
    摘要:
    与海洋海绵Leiosella cf的隔离。沙门氏菌和卤代肽D(5)(以前分离的卤代肽AC(1-3)的亲戚)的结构描述以及许多恶唑啉类似物(7 ad和epi-7 cd)的总合成已得到描述。所开发的合成策略可灵活地进入卤肽的聚酮化合物结构域的各种异构体,并且在大环内酰胺化过程之后即兴地用于恶唑啉环的后期构建,从而确保了所需的大环化合物。
    DOI:
    10.1002/chem.200500624
  • 作为产物:
    描述:
    (3R,4S,7S)-3-(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9-eno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lithium hydroxide 、 氢气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10.0~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6.08h, 生成 (3R,4S,7R)-3-Hydroxy-7-methoxy-2,2,4-trimethyl-dec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卤肽素的全合成:卤肽素D的分离和恶唑啉卤肽素类似物的合成。
    摘要:
    与海洋海绵Leiosella cf的隔离。沙门氏菌和卤代肽D(5)(以前分离的卤代肽AC(1-3)的亲戚)的结构描述以及许多恶唑啉类似物(7 ad和epi-7 cd)的总合成已得到描述。所开发的合成策略可灵活地进入卤肽的聚酮化合物结构域的各种异构体,并且在大环内酰胺化过程之后即兴地用于恶唑啉环的后期构建,从而确保了所需的大环化合物。
    DOI:
    10.1002/chem.2005006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